索引号: 001008006002003/2022-150334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公开日期: 2022-10-22
主办单位: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诸暨市第十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19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10-22 浏览次数: 字体:[ ]

蒋志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帮助中小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9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所说: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而中小型企业是实体经济中的生力军。作为传统工业大市,我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历来重视中小实体企业培育发展。近年来,先后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成长企业“长高长壮”培育计划,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做大做强。2021年,全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级隐形冠军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家,10家企业入选制造业高成长企业“长高长壮”培育库名单。主要工作开展如下:

一、“产学研”驱动,数智赋能促转型

一是数智赋能。袜业是我市分布区域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主导产业,也是我市在外的一张“金名片”。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袜业行业及企业的创新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先后以“袜业机器换人分行业试点”“袜业集群新智造试点”等创建为契机,聚焦数智应用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布局以“袜业大脑+数智工厂+数字基建”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创新服务平台。近日,“袜业行业产业大脑”入选省第二批工业领域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名单,意味着我市袜业产业将迭代升级到一个全新的数智发展时代。

二是创新驱动。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创新企业“揭榜挂帅”,强化与浙江大学、上海理工、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21年,全市实现规上企业研发费用49.3亿元,同比增长61.1%,居绍兴第一。

二、“新企联”推动,队伍建设促发展

一是做强做优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诸暨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成立于2016年7月,目前已建立季度轮值制、完善新生代企业家数据库、成立创业导师团队,引入政企座谈会、常青藤研修班、政企联络专员等平台,引导和培育新生代企业家成为“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优秀企业家。自成立以来,已组织开展各类学习交流活动70余次、各类志愿公益活动10余次。

二是提高新生代企业家活力。新企联秉承“传承创新 共赢未来”的宗旨,关注联谊会的青春活力和组织凝聚力,积极引导、团结全市新生代企业家。至2021年,新企联大家庭已有理事134名,其中35周岁以下理事82人,占比61.2%,本科以上学历118人,占比88.1%,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占比38.8%。开展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营造新企联团队“同向同行、合心合力”良好氛围。

三、“数字化”撬动,政策激励促提升

一是数字改造。近年来,我市以“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创建为契机,紧抓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2019年,我市首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评价办法出台,让传统企业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成为现实。2019-2021年,全市累计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222个,其中袜业企业87个,占比高达39.2%。至目前,全市袜业行业已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

二是政策撬动。出台专项政策扶持袜业健康发展,如对袜企购置织缝翻一体袜机等智能装备并实施数字化改造的,最高按40%给予补助,2021年全市共计兑现智能袜机购置奖励3029.5万元,今年也已预兑资金2695万元。在政策促动下,无论是智能袜机的生产端还是销售端,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至目前,全市已孵化叶晓、嘉志利等智能袜机生产企业近20家,年产织缝翻一体机规模超8000台。从前后2年的政策奖励申报情况来看,2021年全市共17家袜企申报智能装备购置奖励,而今年企业申报数量已达31家;从企业购置的智能袜机数量来看,今年申报补助的31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购置智能袜机数量超过200台,而上一年超过200台的仅为1家。可以说,在智能制造与数字改造的双重赋能下,“诸暨制造”的智能袜机越来越稳定,认可的声音、实际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诸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附件:诸经信〔2022〕51号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93号建议的答复.pdf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7日

信息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