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03/2022-150335 |
发布机构: | 市经信局 |
公开日期: | 2022-10-22 |
主办单位: |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关于诸暨市第十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230号建议的答复
赵林中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30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我市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和发展的关心关注,并在如何引导更多企业朝“专精特新”发展、让“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尽快入围以及让现有“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享您的思考和建议。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并通过采取政策导向、做精做强、梯度提升和服务保障等系列举措,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和高质量发展。
一、制定政策、加速兑现,让“专精特新”企业得到政策有力支持。今年新修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市委办〔2022〕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相关激励条款,其中:列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的,分别奖励100万元、10万元;列入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名单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列入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奖励10万元。这些政策条款既是对企业追求“专精特新”给出真金白银的支持,也是对企业发展导向释放出强烈信号。在政策激励下,去年我市新增隐形冠军企业2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其中重点“小巨人”1家),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家,已兑付政策奖补资金910万元。
二、创新驱动、管理升级,让企业在做精做强上下足功夫。鼓励企业抓住国家鼓励“专精特新”有利时机,精耕细分市场,潜心做“好产品”,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增强“好产品”理念。组织开展袜机擂台大比武活动,各家智能一体机同台竞技;召开省级刺绣机新产品推荐会,邀市内外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现场参观高端新型绣机,进一步增强企业做精做优产品的底气,去年新增省内首台(套)5只,绍兴市级首台(套)8只,新增浙江制造精品5只。二是鼓励企业探索创新。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和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大力实施“双倍增”计划、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等,夯实创新基础,突破关键技术。去年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49.34亿元,同比增速61.1%,居绍兴首位;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7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42家,居绍兴前列。三是对标提升管理水平。参照《浙江省企业管理星级评价指南(试行)》等相关标准,以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为重点,组织开展管理诊断及对标评价,推进管理标杆创建。去年我市依托诸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12家“专精特新”企业免费出具管理诊断报告及建议,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优化环境、注重规划,让“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唱主角,我市把企业的培育成长视作“专精特新”培育的生命线,深化实施龙头领军、成长冠军、科创新军“三军”战略,锻长板强实力,补短板育新兴,坚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一是搭建成长梯队库。建立“小升规”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储备、“小巨人”选拔3张清单,目前已有“小升规”培育企业120余家,预计最终入库培育约200家;2022年度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储备60余家;意向申报2022年工信部“小巨人”企业超过10家。去年入围省“专精特新”的41家企业中,升格为省“隐形冠军”2家,科创板过会1家。二是开展跟踪服务。会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印发《金融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积极推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政银企合作,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引入资金“活水”,据初步统计,截至5月末,农商银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65亿元。同时不定期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了解企业经营形势、产品结构、困难问题等。下一步,我们也将进一步研究制定“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规划,加速优质企业培育。
四、扶持平台、借势借力,让“专精特新”企业获得更好服务。诸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是我市推进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中小企业培育成长和“专精特新”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汇聚了宝贵的企业“朋友圈”。近几年立足数字化发展背景,平台加强数字化服务手段,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专精特新”的水平,去年平台在全省年终考评中获得优秀,获得奖励资金200万元。一是探索数字化服务。平台依托“企业码”政策发布专栏,上架“专精特新”培育相关激励条款,提高企业条款查询的便利性和针对性;牵头组织涉管理、金融、文化、政策等部门或机构,为企业“专精特新”培育送上直播讲解,多维度提升企业专精特新水平。今年以来,已通过“企业码”平台完成授课14场,参与听课达2580余人次。二是开展入企调研。平台立足全市产业基础,分袜业、铜行业、机电装备等不同行业,建立企业交流群,开展实地走访服务。目前已建立服务群18个,入群企业3100余家,累计完成实地走访60余家,当年已完成企业专精特新等调查问卷300余份。三是迭代“企业码”功能。今年“企业码”建设更加注重企业的体验度、获得感,在“企业码”诸暨专区,创新开辟“企业风采”专栏,依托新媒体功能,帮助呈现更加立体的企业信息,积极展现不同企业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等方面的独特魅力,起到弘扬先进、引领表率的作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发展的关心支持,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为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分享您的思考,提供更加宝贵的意见建议。
附件:诸经信〔2022〕43号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30号建议的答复.pdf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