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6002003/2022-150336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公开日期: 2022-10-22
主办单位: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诸暨市第十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22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10-22 浏览次数: 字体:[ ]

赵林中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继续加大传统产业扶持力度确保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建议》(第227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我市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关心关注,袜业、珍珠、铜加工、纺织服装、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六大传统产业,既是支撑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又是实施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产业基础。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发挥传统产业的特色优势,并持续完善配套政策,借力数字技术赋能,助力我市六大传统产业强基固本、提质增效。

一、优化扶持政策,让中小企业共享政策红利。兼顾龙头引领和中小成长所需,持续优化扶持政策,激励大中小企业均衡发展。一是申报主体一视同仁。为鼓励处于培育和初始发展阶段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性,支持中小企业梯度成长等,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市委办〔2022〕8号)《关于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政策意见》(诸政办发〔2021〕56号)等,明确工业企业政策享受不受规模限制。二是合理设置梯度奖励。除引导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产品研发、数字化改造等方面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打造标杆外,也设定了面向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可以跳一跳摘桃子的政策条款。如在数字化改造方面,既提出获国家、省级层面认定的奖励,也配套市本级和绍兴市级认定奖励。三是降低企业支付要求。考虑到中小微企业资本实力不强等原因,允许企业以“融资租赁”模式购置设备,申报奖励,从而缓解中小企业在设备购置时的资金压力。

二、注重新生代培养,助企业家青蓝相继。一是做强做优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诸暨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于2016年7月成立,2020年1月换届,理事规模从55名发展至134名。联谊会建立季度轮值制、完善新生代企业家数据库、成立创业导师团队,引入政企座谈会、常青藤研修班、政企联络专员等平台,引导和培育新生代企业家成为“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优秀企业家。自成立以来,已组织开展各类学习交流活动70余次、各类志愿公益活动10余次。二是提高新生代企业家活力。新企联秉承“传承创新 共赢未来”的宗旨,关注联谊会的青春活力和组织凝聚力,积极引导、团结全市新生代企业家。截至2021年,新企联大家庭已有理事134名,其中35周岁以下理事82人,占比61.2%,本科以上学历118人,占比88.1%,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占比38.8%。开展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营造新企联团队“同向同行、合心合力”良好氛围。三是培养新生代企业家家国情怀。引导联谊会理事中的“两代表一委员”积极发声、主动履职。截至目前,新企联中有诸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名,绍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1名,“促进民企更好发展”的各项诉求得到有效表达,为诸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同时热心公益事业,携手抗击新冠疫情,疫情发生后,新企联公益基金出资49500元购买医用防护服捐赠给市卫健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三、深化数字赋能,给传统产业插上数字翅膀。出台激励政策,分行业分领域层层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是推广应用智能终端。聚焦袜业、纺织服装、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传统领域,出台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购置奖励政策,工业机器人补助设备投资额的25%;对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购置智能装备达到100万元,按设备投资额的25%给予补助。据统计,2020年度智能装备补助达4800余万元。二是鼓励打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鼓励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纺织服装等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给予最高50%投入补助;鼓励对标争创国家、省和绍兴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当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分别另行给予一次性60万元、30万元奖励;当年列入省“未来工厂”培育企业名单的,另行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评定为省“未来工厂”的,再另行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目前全市已创成省级数字化车间8个。三是免费提供数字化诊断服务。引进和培育数字化工程服务公司,通过政府买单模式,免费为我市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诊断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传统产业中小企业成长的关心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供的宝贵建议,聚焦进一步发挥好传统产业基础优势、护航产业链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等目标,持续探索和改进相关激励政策,创新青年企业家和新生代企业家培养模式,继续深耕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诸经信〔2022〕56号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27号建议的答复.pdf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8日

信息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