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进补话人参篇
一、常见人参类品种
1.野山人参(野山参、吉林参)。均系野生者,生长时期甚长,功效较佳。然产量较少,价格甚昂,临床上非症情严重者一般少用。
2.移山参。即栽培者,用冰糖汁灌制而成,色白。功同野山参而作用较弱,适用于气阴两亏的病症。本品的断枝、小枝及须根,通称“糖参”,功同移山参而作用较弱,价也较廉。
3.生晒参。即移山参不用冰糖汁灌制而晒干,功用与移山参相似。幼小者晒干,叫“皮尾参”,功能益气养阴,现常用代西洋参。
4.红参(石柱参)。即栽培者,经蒸制而成,色呈暗红。药性偏温。功同移山参而作用较强,适用于气虚及阳虚体弱者。本品的小枝及须根,叫“红参须”;功同红参而作用稍弱,价较低。
5.别直参、朝鲜参。产于朝鲜,形似红参而枝大。性味、功用与红参相似而作用较强,价较贵。
6.人参叶。称参叶,即人参的叶片,性味甘苦寒。功能生津袪暑,降虚火。适用于热病伤津,暑热口渴,胃阴不足,虚火牙痛等症。
7.人参芦。一般称参芦,即人参根部顶端的根茎部分,经蒸煮或用糖汁浸泡后应用。性味苦微温。功能涌吐,升提。过去主要用于体虚的痰饮病症,近又用于治疗泄泻日久、阳气下陷等症。
二、服用人参的体质人群
野山参,属于参类的顶层产品,民间也不易购得,谨防假冒。移山参与生晒参,市场上属于品质比较佳的参类补品,适用于气虚或气血不足或气阴两虚的病人,因为药性比较平和,也可用于一般人群养生保健。红参作用偏于温热,适用于气虚及阳虚体质人群。别直参温补作用更强,市场上属于参类高档补品。
(一)气虚体质人群特征
1.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2.形体特征:形体偏胖,肌肉松软不实。
3.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易头晕,活动量减少,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4.心理特征:性格偏内向,喜安静。
5.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二)阳虚体质人群特征
1.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2.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3.常见表现:平素畏冷,以胃脘、背部、腰膝多见,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4.心理特征:性格内向,多沉静。
5.发病倾向:易患痹证、咳喘、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三、食用方法
服用人参的原则就四个字:少吃常吃。常用服用方法有:
1.炖服。将人参切成2cm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2-3小时即可服用。一次5克左右(30克重的人参分6次,3天至5天一次,体质虚弱明显者可以隔天一次或每天一次)。
2.嚼食。以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每天一至二次,是最简单服用方法。
3.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1.5克,每日二次。
4.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后即可服用。
5.泡酒。将整根人参可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斟情服用(以每日不超过30mI为宜)。
6.炖煮食品。人参在食用时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将人参和瘦肉,小鸡,鱼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
四、服用人参有哪些注意事项
1.如果患者有咽喉肿痛,身上长了疔疮或者是痈毒的,或者出现了明显的腹胀,长时间的便秘,辩证属于热秘的情况,或者患者的舌苔黄厚腻,湿热比较重的情况,都属于阳热(湿热)体质,建议人参要慎用,否则容易加重症状。
2.人参不能乱配伍。古代中医认为 “人参畏五灵脂、反藜芦”,吃人参时最好不要吃萝卜。
3.人参五大忌:有人认为咳嗽忌用人参,疼痛忌用人参,感冒忌用人参,发热忌用人参,正在失血忌用人参。笔者认为此五忌是值得商榷的,值得深入研究的,不宜盲从。
五、答疑解惑
1.新生儿是否可以服用人参。因为新生儿承受力低,各个器官非常稚嫩。再者,如果给新生儿服用0.1克或0.05克,用量也不容易掌握,所以新生儿服人参要慎重。
2.健康的儿童可不可以吃人参。儿童体质弱的,发育迟的(包括身体和智力)需要吃人参。如果健康儿童服用人参而且超量,会出现性早熟等问题。所以健康的儿童可不吃人参。
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服用人参。中医调补讲究的是辨证调补、体质调补,与高血压、糖尿病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原则上说气虚或者阳虚体质人群均可服用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