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工作】【治安工作】诸暨市公安局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22-11-24 16:3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呀?”

“不听不信不转账!”

11月17日,诸暨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民警陈聪到辖区大侣小学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反诈知识讲座。不仅是在学校,走村社、进企业、入工地,常态化、针对性地开展此类防范宣传,是诸暨市公安局积极搭建“枫桥式”反诈宣防模式、着力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一部分。

今年以来,诸暨市实现电诈发案、案损分别同比下降13.54%、16.58%。

近年来,诸暨市公安局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党政工程统筹推动,努力打造平安之城、善治之城。近三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一直居绍兴第一。

“双十一马上到了,各商场人流量也会增加,

这两天我们和社区网格员

一起加大巡逻力度,确保辖区治安稳定。”

11月8日下午,在诸暨市浣东街道东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诸暨市公安局浣东派出所民警金磊正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划分巡逻包干区,巡逻中如果发现情况,通过数字化设备“一键呼”,执法人员最短时间可到现场精准处置。

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协同作战”,这是诸暨市公安局全力推动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取得的成果。在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过程中,诸暨市公安局积极构建两纵四级社会治理架构,在全市推广“政务110”。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扎实推进警务站(室)“四化”建设,强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实现了社会治理力量真正下沉基层。截至目前,全市494个警务站室已全部融入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民警全部兼任村社党组织副书记或主任助理,做实基层治理最末端,实现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合治”。

把警务室搬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方面整合了多部门资源力量,市域治理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另一方面邻里纠纷也从以往的“事后调处”转向“事前预防”,这也是诸暨公安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今年以来,全市共调解纠纷10万余起,非警务类矛盾纠纷分流量达到警情的30%以上,化解率达到93%以上。

9月7日,城东派出所接到群内快递员反映称放在市区某快递点的快递丢失。民警立即循线追踪,及时破案。

群众未报警,警务却走在警情前。这得益于诸暨市城东派出所打造的“城东派出所快递群”。通过在“快递小哥”中间建立微信群,延伸警务工作触角,群内的专班民警看到快递小哥求助后第一时间核实情况,缩短环节,及时开展侦查工作。

联络员、调解员、跑腿员、监督员、服务员……是市域治理基层服务管理的“眼睛”“抓手”“触角”。诸暨市公安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了“红枫义警”“新城义警”“新店口人”等一批具有时代特点、公安特色的群防群治品牌。今年以来,已开展巡逻防控、法制宣传、交通引导、信息采集活动2.7万余次。全市刑事发案实现同比下降25.26%。

“我们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持之以恒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要求,用数字赋能警务创新和平安建设。”诸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宋仕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