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局2022年上半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1.有效投资加快释放。一是重点项目加快推进。1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1-5月投资完成率63.1%;10个项目列入省“4+1”重大项目计划,1-5月投资完成率71.1%;37只项目列入“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计划;40只项目列入绍兴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计划,1-5月投资完成率67.5%。数智安防产业基地、恒久高精链条生产基地、欧意数字化家居3只项目被省里通报表扬。二是要素争取取得突破。已有4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项目工程项目库,与越城区并列第一;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政府专项债审批项目20个,居绍兴市第二。三是平台争取取得进展。“机器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目前省发改委已报省政府。
2.共同富裕示范先行。荣获2021年共同富裕考核优秀,列全省第8,全市第1。一是体制机制持续迭代。印发《共同富裕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今年指标目标、重点工作清单和重大改革清单,建立健全专班推进、清单管理、会商研判、评估督考、宣传晾晒等五大机制,推动共同富裕从架梁构柱到全面推进。二是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组织申报全省第二批试点和首批最佳实践,明确今年要打造的八项标志性成果;深化试点建设,全面探索“基金互助、云端互助、邻里互助、志愿互助、专项互助”的文明实践“互助互爱共创共富”模式。三是重大改革全力突破。启动我市“扩中”“提低”行动方案编制,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紧盯九类重点人群,研究具有诸暨辨识度的行动方案并形成初稿。
3.数字化改革走向纵深。上半年新取得数字社会领域省级试点9个,东盛社区成为全省第一批未来社区命名社区,陶朱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省民政厅路演中获智能服务终端优秀应用案例,卫健局“健康大脑”应用案例获新华网报道;“发改大脑”、“应急物资仓储管理系统”建设已获省发改委试点。一是门户建设持续迭代。数字社会门户治理端新上线新上线东盛社区、杜黄新村页面,实现社区(乡村)人口、地域、数字化应用等一屏展示;服务端累计上架应用12个,应用上架数和访问量、我的家园访问量等均居绍兴第一,特别是“师生防疫打卡”应用,上半年累计访问量已突破1.8亿人次。二是场景谋划持续丰富。以社会建设委员会成立为契机,联合市共同富裕专班和数改办,围绕“双减”“一老一小”等切口,谋划提出“双减”课后综合服务平台、老年人防走失等一批多跨场景应用,培育形成2022年数字社会系统项目库共17项应用。三是应用贯通持续落地。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已实现50项关键小事全部上线,组建“关键小事”体验员队伍,人数及反馈意见居绍兴第一、全省前列;浙里基本公共服务重大应用已归集全市养老、卫生、教育、助残、文化等领域基本设施信息近6000条,助力推进全省建设“15分钟公共服务圈”。
4.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制订营商环境方案。突出突破性、创新性工作导向,聚焦坚持招商一号工程、优化办事便利水平、深化减负强企行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营造一流法治环境、浓厚亲商护商氛围等7个方面,起草了《诸暨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近期印发)。常态化做好信用查询、信用修复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信用诸暨建设。二是迭代升级产业政策。牵头做好政策承接和修订工作,承接落实“5+4”和“1+9”政策,迭代形成“1+9+N”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目前,我市“5+4”政策共26个,其中“1+9”产业政策已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牵头制定《诸暨市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涉及稳进提质政策41项。三是加快推动审批提速。以数字化推动业务流程再造,持续深化投资在线审批3.0平台应用,探索推行极简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80天”、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15个工作日”,助推项目审批步入“快车道”。
5.区域协作持续推进。一是打开对口工作新局面。明确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和山海协作等四张重点任务清单,压实各部门责任;签订诸暨—遂昌2022年山海协作年度工作任务书和乡村振兴示范点共建协议,援建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3个。二是做好“长江生态”大保护。举一反三,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回头看”等重点任务全面排查,摸排市级清单问题1个。
6.能源保障持续加强。一是推进整合光伏试点。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建设,被列入光伏扩大试点县(市、区)名单;制订《诸暨市整市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工作方案》,督促镇街和有关单位落实开发任务。目前,全市光伏总装机容量281.69兆瓦,其中2022年新增并网41.75兆瓦。二是加快光伏奖补兑现。今年上半年共兑现分布式光伏发电月度补助和光伏建设奖励共1036.944万元,惠及(非)自然人4150人(家)。
7.服务民生不遗余力。一是落实降本减负政策。做好成本调查监审,贯彻落实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按现行标准80%减征政策,阶段性降低批零住餐、交通运输、文化、旅游企业用水用气成本工作正在抓紧落地。二是做好价格监测服务。认真落实上级各项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对全市粮食、民生商品、工业生产资料、钢材及有色金属等101种重要商品开展常规价格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监测商品市场价格水平及变动情况,为监测预警和市场价格分析提供详实、准确的价格依据。三是持续抓好价格认证。上半年,共完成涉案涉及行政事项类价格认定200件,认定总金额127.43万元,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和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依据和有力保障。
8.粮食安全筑牢底线。一是落实粮食保供稳价。在落实涉粮专项巡察和涉粮专项审计整改工作的同时,聚焦稳价保供,强化民生服务保障,严守粮食安全底线,稳定年粮食储备达8.97万吨。二是稳妥开展粮食轮换。开展政策性粮食库存和春季粮油安全大检查,完成2022年度上半年粮食轮换工作。二是做好粮库项目前期。加快诸暨市粮食应急保障中心项目推进,项目已于6月17日发布施工单位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