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打针,为什么有的打胳膊上,有的打屁股上?

2022-03-17 08: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

  注射一共有四种最基本的方式: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注射,说白了就是将药物打到身体里面,但是因为药物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不同药物有特定的注射方式。
  比如需要迅速起效的会使用静脉注射,例如我们常见的打点滴,药物会很快到达心脏并通过心脏分配到全身。
  青毒素皮试采取皮内注射,而打新冠疫苗、打屁股针,其实都是肌肉注射。
  接种疫苗的本质是模拟病毒感染,抗原(疫苗或病毒)在进入人体后,会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并加工,然后呈递给T淋巴细胞,然后经由各种免疫细胞再产生抗体或者反应,从而实现对抗原的免疫。
  肌肉和皮下组织中血流速度慢,抗原更有机会跟免疫细胞接触,持续的反应时间更长。
  而如果是直接将疫苗注射到静脉中,抗原会很快被非特异性的免疫细胞(比如巨噬细胞)清除,无法实现有效免疫。
  而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也是有区别的。大部分疫苗都是肌肉注射,比如HPV、新冠疫苗都是肌肉注射,这是因为肌肉注射的免疫原性更强,不良反应也较小。之前就有研究表明,相比于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乙肝疫苗,血清转化率会显著降低。
  当然也不是所有疫苗都选择肌肉注射,像婴幼儿的麻腮风疫苗就是选择皮下注射。
  那么为什么新冠疫苗都是打在胳膊上?为什么就不能打在屁股上或者别的地方?
  当然你一定要这么打,也不是说疫苗就失效了,新冠疫苗之所以选择三角肌肌注,而不是臀大肌肌注,原因有几个:
  1. 臀大肌肌注主要是用于推入各种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抗生素)和治疗剂量较大的药物,而胳膊肌肉较薄,适合小剂量肌肉注射;
  2.臀部脂肪层厚,脂肪层不含有抗原呈递细胞,疫苗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呈递给T细胞和B细胞,延迟起效,免疫应答降低;
  3.有一定概率损伤坐骨神经;
  4.臀部肌注的针更长,比较吓人,另外大家都脱裤子,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