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火炬网 > 五老风采 > 宣讲摘登
工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发布日期:2022-04-21 14:12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关工委

全国劳模 赵林中(劳模工匠精神宣讲团)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晚上好!

五十年前,我也是你们这个年龄,由于处在特殊的时代,我不再有高中教育更不用说上大学的机会。今天,有幸走进……中学,可以说也是圆了我的一个高中梦。

我来自企业,我所在的富润控股集团不是什么知名大企业,但因其特殊的历史,或许你们从亲朋好友中听说过。我认为企业也好,学校也好,学校中老师也好,学生也好,都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我们的同学不少来自农村,从你们儿时的记忆或是父母的讲述中,你们可能还依稀知道木匠、砖匠、铁匠、石匠、篾匠等手工艺人,他们曾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我们读过的课文,《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中的“游刃有余”,《卖油翁》中的“熟能生巧”,我认为就是“工匠精神”的表达。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传统,有“尚巧工”的氛围。工匠们不断雕琢产品,改善工艺,追求完美和极致,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用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定下底色。因此,我的理解,“工匠精神”就是专业,专注,敬业,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000多家,为全球最多。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他们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说到“工匠精神”,就不得不提日本一家只有45个人的小公司。这家叫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的小公司,他们生产的螺母号称“永不松动”,全世界很多科技水平非常发达的国家都要向他们订购。哈德洛克的创始人若林克彦,为了做出永不会松动的螺母,整整钻研了二十年。在哈德洛克的网页上有非常自负的注脚:本公司常年积累的独特的技术和诀窍,对不同的尺寸和材质有不同的对应偏芯量,这是哈德洛克螺母无法被模仿的关键。它明确告诉模仿者,小小的螺母很不起眼,但即使把图纸给你,它的加工技术和各种参数也不是一般人能实现的,只有真正的工匠才能做到。很多人认为工匠的工作不过是机械重复,事实上,“工匠”意味着一种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我们国家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要从制造业大国发展为制造业强国,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品质,不仅需要有高尖端的技术,还需要一大批不光有技能,还要有匠心的工人,“工匠精神”就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求突破、谋创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根本,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核心,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要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灵魂。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现在是学知识、打基础、提升自我的时候,经过高中生活,你们还将进入大学,还要读研、读博,然后走上社会。能不能上理想的大学,进入社会后能不能有所建树,我想这里面都需要有“工匠精神”。前两天我看到华为轮值董事长与新员工座谈时说的一段话,他说,“华为的未来依赖什么?依靠的是年轻人。华为要为未来科学作出更大的贡献,大家都有机会,苹果说不定哪天就会砸到你们头上。在我们领先的领域,面对美国等各种先进要素不可获得的情况下,如何生存并且发展壮大,是挑战。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明天很美好,但要活得过黎明。我相信这也是新加入者的机会。我们需要年轻人,需要新陈代谢”。同学们,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时代赋予我们历史的重任,也给我们历史的机遇,只要你们肯学习、懂珍惜、会总结,你们的才华一定不会被辜负。

最后我想用我崇敬的作家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中的几句话与大家共勉。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每天在煎熬中、病痛中、对女儿的思念中、甚至是生死中度过。这漫长的6年写作过程他告诉自己,没要倒下就要继续前行,他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我想这也是他作为一名作家的“工匠精神”。《早晨从中午开始》记录了他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心路历程。他说:

“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得舍弃人间的许多美好”;

“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市关工委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