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登革热病小知识
一、登革热的潜伏期。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到14天内发病。平均而言,大多数患者的登革热潜伏期为5-8天左右,该病的症状是突然发热,发热情况在2-4天后下降,经过1-2天后会再次发热。同时,登革热还会引起头痛、骨痛、肌肉痛或关节痛,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3-6天后还会有皮疹出现。
登革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早期症状较为明显,需要仔细观察和辨别。
登革热潜伏期有多久呢?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2-15日,平均为6日左右。
二、登革热会传染吗?
登革热是一种由一些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患有这一疾病的症状是发热、肌肉疼、关节疼、恶心、白细胞减少,登革热一般有5-8天的潜伏期,一旦患上这一疾病就要及时去治疗,如果没有在早期进行治疗会引起很多危害,那么登革热会传染吗,答案是会传染。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
三、登革热早期症状
1.发热
所有登革热患者都会发热,高热症状一般持续2-7天,然后骤降至正常,1-2天后又再升高。
2.疼痛
患者在发热时可能伴随着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关节痛、骨痛等等。
3.消化道异常
消化道症状可能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4.皮疹
皮疹可能在发病后3-6日出现,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
5.出血
出血症状于发病后5-8日出现,可能会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等。
四、登革热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2.对症治疗
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维持水电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