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01/2022-146571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07-18 |
文号: | 诸政办发〔2022〕35号 |
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诸暨市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级机关各部门:
《诸暨市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诸暨市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为高质量推进我市未来乡村建设,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2〕4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未来乡村创建成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浙农社发〔2022〕2号)等文件精神,在全省打造未来乡村试点“诸暨样板”,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市第十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四五”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主要标志,以党建为统领打造“三化九场景”,推动“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奋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高地,因地制宜地建成一批“诸暨味、西施韵、活力劲”的“未来乡村”。
(二)工作目标
自2021年下半年起,率先启动枫桥镇杜黄新村省级未来乡村试点村建设。自2022年开始,全市每年建设4个左右的省级未来乡村,梯次培育5个左右的县级未来乡村。至2025年,全市建成20个以上省级未来乡村,培育25个以上县级未来乡村。梯次推进,逐步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具有诸暨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
二、工作任务
(一)打造未来产业场景。全面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品牌强农行动,力争农业亩均产出达1万元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3.1%,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6.62%,社会化服务水平70%。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养生养老、文化创意、运动健康、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每个创建村培育1个主导产业、培育2个左右家庭农场、成立1个以上产业合作社、每年培育农创客5名、每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5名左右、每年实用人才培训50名左右。开展“两进两回”行动,推动科技、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青壮年人口占比逐年提高。至2025年,20个左右未来乡村争取引入青年、科技人员、工商业主200人左右;盘活闲置宅基地200亩,激活农房500幢;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结合先行村培育工作,确定创建村村庄品牌、农产品品牌、节庆活动品牌,举办农事节庆、美食节、音乐节等活动。每个创建村引入运营团队开展专业化运营。创建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高于100万元,在创建村建立土地入股等利益联结、共享发展模式,推进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每个创建村组建强村公司。(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文广旅游局、供销总社。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打造未来风貌场景。健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农村特色风貌规划”乡村规划建设体系,严守国土空间“三条红线”底线,坚持以“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引领,加强乡村设计与风貌管控,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加强对新建农房式样、体量、色彩、高度等的引导,迭代优化农房设计通用图集。着力打造美丽河湖、美丽山塘、美丽庭院,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枫江明珠 榧香古镇”等省级县域风貌样板区为抓手,推进未来乡村与未来社区,美丽乡村与美丽城镇等工作深度融合,着力增强“重要窗口”的风貌辨识度。每年做好5个左右未来乡村创建、1-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到2025年完成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省级库内村庄全覆盖;完成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创建工作。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农村公厕完成改造提升,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按照“环境卫生整洁美、庭院布局特色美、文明和谐家风美、种树栽花景致美、自主管理长效美”的“五美”要求,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村20个,示范户10000户。着力打造美丽河湖4条、美丽水站1座、美丽山塘20座。(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水利局、妇联)
(三)打造未来文化场景。深化文明实践,全面提升关爱基金、全城志愿运行质效,巩固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统筹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戏台等公共服务空间。等级幼儿园、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设施全覆盖。根据创建村建设需求,依托乡镇成人学校(社区学校)建设农民学校、老年学校(学堂)、家长学校等建设工作。设立高校、艺术团体的实践基地。加强对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多元化乡土人才培育。配备乡村文化专员,有一支及以上特色文化队伍。建立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档案。塑造村晚、村歌、村运等乡村文化品牌。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50次,每年评选出10户市级文化示范户和20位乡村文化能人,每村配备1名文化专员,1支文化队伍。结合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弘扬二十四节气等农耕文化。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积极争创绍兴市级以上文明村。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送课下乡活动,不少于100场。(责任单位:宣传部、文广旅游局、教体局、农业农村局)
(四)打造未来邻里场景。依托文化礼堂、村民活动中心、公园、祠堂等场所,按照空间集中和分散、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乡村配套设施,配置涵盖公共服务、普惠服务和商业服务等业态的乡村生活圈,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创建村要与周边乡村联动统筹建设功能复合、开放共享的综合服务型邻里中心。制定邻里活动年度计划,定期组织休闲娱乐、习俗文化、科普宣传等邻里活动,每年不少于10次。邀请专业老师、挖掘乡村能人,引导村民开展书画、棋艺、舞蹈、运动等社群活动,激发乡村生活活力和趣味。构建贡献、声望等积分激励机制,引导村民参与邻里活动,鼓励实施物质、精神双奖励。定期为优抚对象、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帮扶关爱服务。在村规民约里融入邻里关爱、道德文明、村庄共建等内容,定期开展村规民约主题宣传活动,对“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进行表彰宣传。将村规民约内容与积分体系联动。(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教体局、宣传部、民政局、商务局)
(五)打造未来健康场景。加强农村医疗设施规范化建设,建设乡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建立村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全农村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安全饮用水保障、病媒生物防制等达到较高水平。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单苗单剂次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设有远程网络诊疗平台,或在乡村卫生室设置远程医疗诊室,提供名医名院远程诊疗服务。推进智能化终端服务应用落地,建设“智慧健康站”,配置紧急医疗救援服务。建有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健身、休闲共享空间、球类场地等场所设施;配置室内、室外健身点。每年开展2次及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立养老补贴制度,落实高龄津贴。创建村全面建成高标准的“爱心食堂”,到2023年,爱心食堂覆盖全市70%村社。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生活远程关注、健康动态监测、意外紧急呼叫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加强婴幼儿养育照护设施建设,提供托育服务。完善幼儿活动的室内外空间及配套,设置儿童游戏场所,提升家庭育儿水平。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照护机制。依托“浙里善育”数字化平台,搭建育儿一件事掌上服务平台;提供照护课程。(责任单位:卫健局、民政局、大数据中心)
(六)打造未来低碳场景。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修复。开展“一村万树”做法。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处理设施出水全达标,经营产生的污水、油烟达标排放。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全覆盖;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利用,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系统,推动建筑节能。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推广生态农场等低碳农渔业模式。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推行农村公厕“所长制”,积极落实星级农村公厕及示范公厕创建任务。(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局、建设局)
(七)打造未来交通场景。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通村公路达到双向车道以上。村内支路发达,普遍实现车行入户。因地制宜设计乡村慢行系统,建成5分钟步行可达的绿道网。城乡一体公交网络覆盖到村,公交班次合理。提倡绿色低碳出行,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利用空余场地、道路周边、农户庭院等,科学布设停车场(位),户均车位数达到1个以上。设有快递寄送点和智能快递柜,寄取快递不出村。结合丰收驿站、益农信息社、农资店等设置农产品物流专线,畅通农产品外销通道。(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商务局、供电局)
(八)打造未来智慧场景。加快乡村新基建,实现高速光纤网络、5G移动网全覆盖。建设乡村气象、水文等数据实时发布和零延时预警应用,实现农村应急广播、“雪亮工程”全覆盖。提升“一网通办”效能,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向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延伸应用,实现100个高频民生事项基层可办。依托“浙里兴村共富”应用场景,发布村级各项事务和通知信息。定时提供线上办事培训服务,并提供日常咨询指导服务。将村镇规划数字化,构建村落公共基础设施、村民住房、农田数据库,做好省厅统建“未来乡村在线”应用贯通使用,动态监测村民住房安全、农田生产灌溉等基本数据等。每个未来乡村在浙里办——我的家园访问量达每周500人次以上,鼓励各乡村创建1个以上特色场景并上架落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数字场景落地,以及农村公厕“小程序”。至2022年底前实现200t以上污水设施出水在线检测。做好农产品数字化监管和诸暨市“农培促富”数字应用推广使用,按照创建村实际,做好榧香诸暨等特色应用使用,积极申报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壮大社交电子商务新业态。以网络直播、短视频、云旅游等方式发展智慧乡村旅游,完成村庄智慧旅游电子讲解设置。(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发改局、政务服务办、经信局、大数据中心、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商务局、水利局、气象局)
(九)打造未来治理场景。村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年龄结构合理。“三会一课”等制度健全,党组织日常活动有效开展。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创建清廉村居。深化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治理中的创新运用,推进杜黄新村等示范点建设,打造党建统领的“枫桥经验”乡村振兴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诸暨经验。完成上级下达的善治(示范)村创建任务。设有警务室、法律服务工作室,加大普法力度,规范提升全科网格建设。每个村设立1个公共法律服务点,配备1名法律顾问,加大法律服务和普法力度。实现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云监管、“三务”(党务、村务、财务)云公开全覆盖。动员引导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未来乡村建设,以群众满意度为根本指标,村民满意度在80%以上。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新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以“除险保安”专项行动为载体,开展平安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大力整治乡村道路交通、药品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社会治安动态防控力,持续深化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完善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全面建立防汛防台、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农村消防、安全生产、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服务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责任单位:政法委、组织部、民政局、农业农村局、司法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局)
三、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引领,吹响未来乡村建设“冲锋号”,把党建统领贯穿于未来乡村建设各场景之中。加强组织领导,由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在市农业农村局设办公室。各镇乡(街道)、市级相关部门要按职能分工(详见附件)主动配合、密切协同,打好“组合拳”、形成“聚合力”。
(二)强化统筹谋划。统筹抓好未来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文明城市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程,统一谋划、同步推进、统筹运营、协同打造;统筹抓好未来乡村与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协同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发挥好“千万工程”的龙头带动作用,利用好美丽乡村和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坚持上下谋划“一盘棋”、全面作战“一张图”。
(三)强化要素保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统筹各级各类资金和配套政策,支持未来乡村试点村建设,未来乡村建设项目由属地实施,奖补资金由财政或者国有企业保障;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参与,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资金要素保障。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建设未来乡村,充分发挥宅基地改革试点优势,把宅改产生的指标优先保障项目村农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用地计划,落实“5%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振兴”的保障政策。
(四)强化落地落实。坚持目标引领,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大的格局,对诸暨未来乡村的探索与实践开展理论研究。开展常态化调查研究、分析研判、协调服务。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大力宣传运用优秀案例,让“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通过利用晒比、现场会等新形式,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鼓励大胆改革创新,建立容错纠错制度,及时纠偏苗头性问题。
附件:1.诸暨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职责
2.未来乡村工作指标部门责任分解表2022-2025年
附件1
诸暨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职责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四五”战略部署,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奋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高地,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市实际,特制定诸暨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职责,具体如下:
1.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未来乡村建设工作;负责与省、市未来乡村工作的对接联系、资料报送等;牵头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工作,起草相应文件,分解落实部门单位职责,协同成员单位做好政策制定、督查指导、计划安排、考核验收等实施工作。指导做好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
2.组织部:负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利用“浙里兴村共富”等平台牵头负责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带动服务群众机制,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
3.建设局:负责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沿线涉及未来乡村部分的主干道沿线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牵头组织推进全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美丽城镇建设等,协同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结合未来乡村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指导做好村内生活污水工作,会同做好督查指导、考核验收等工作。
4.宣传部: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导推进文化礼堂、爱心食堂等工作。
5.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提升网格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
6.发改局:做好未来乡村相关立项审批等工作, 完善未来乡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规划与布局。
7.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未来乡村相关规划(设计)的技术性把关,核实项目拟建地点土地性质,为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专项土地指标,并及时办理土地农转用,负责未来乡村试点村涉及国土绿化工作。
8.财政局:做好资金整合,统筹财政资金(国企平台)支持未来乡村建设。
9.交通运输局:牵头打造未来交通场景,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开通(加密)城乡公交班次,改造公交停靠站,推广公交数字化服务应用,完善公交场站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做好县道及以上公路路基范围内日常保洁工作。设立快递服务点,实现收寄快递不出村。
10.水利局:负责未来乡村相关沿江绿道项目及绿道沿线环境整治提升、节点打造等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涉水项目合规性审查工作,配合未来乡村建设开展美丽河道整治。
11.教体局:完善未来乡村体育健身设施配置,指导创建村建成15分钟健身圈,打造未来教育场景,鼓励知名学校在乡村设立实践基地,高水平建设等级幼儿园,打造乡村四点半学堂。
12.民政局:加强对未来乡村中困难家庭、独居老人等的帮扶,加快居家养老设备适老化改造,推广老年人健康手环、定位手机、一键呼叫、紧急救援等智能化服务,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面,指导创建村打造15 分钟养老圈。
13.司法局:高水平构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法律服务多元化、便捷化,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
14.文广旅游局:做好未来乡村建设中的文化挖掘和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组织开展乡村运营等工作,负责未来乡村中民宿的培育和发展。
15.卫健局:牵头打造未来健康场景,落实分级诊疗及优质资源共享理念,指导未来乡村健康场景实施落地,优化提升村卫生服务站,探索建设数字化“云诊室”,开展远程问诊等服务,指导创建村打造20分钟医疗圈。
16.商务局:完善未来乡村购物、餐饮等生活配套,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壮大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
17.大数据中心:负责指导协调未来乡村数字化应用和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工作,促进数据共享,指导上架浙里办相关工作。
18.政务服务办:负责指导镇乡(街道)在未来乡村中设置村级便民服务站,提供办事服务、休息等待等功能,有条件的开展自助服务。
19.生态环境分局:全面保护和修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基地和生态文化村。
20.建设集团:负责部分未来乡村的项目建设和资金保障。
21.水务集团:结合未来乡村建设,重点优先安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
22.供电局:结合未来乡村开展农村电力线整治。
23.妇联:结合未来乡村指导高标准开展美丽庭院创建。
24.邮管局:负责未来交通场景物流通畅指标的指导和保障。
25.供销总社:负责未来乡村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指导村综合服务社建设,配合做好农产品品牌推广、农事节庆活动举办工作。
26.镇乡(街道):项目主体责任,负责辖区村未来乡村项目的设计、报批、招标和实施等,负责做好项目政策处理,落实村做好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清单。
附件2
未来乡村工作指标部门责任分解表2022-2025年
序号 | 一级 | 二级 | 指标 | 指标内容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责任清单 |
指标 | 指标 | 性质 | |||||
1 | 未来产业场景 | 主体培育 | 基础性 | 1.1.1培育提升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创客和农业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 农业农村局 | 农业农村局、供销总社 | 1.每个创建村培育2个左右家庭农场,成立1个以上产业合作社,每年培育农创客5名。 |
1.1.2深化“两进两回”行动,引入青年、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参与乡村发展。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带动小农户专业化生产。 | 农业农村局 | ||||||
发展性 | 1.1.3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青壮年人口占比逐年提高。 | 相关镇乡 (街道) | |||||
2 | 产业发展 | 基础性 | 1.2.1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养生养老、文化创意、运动健康、农家乐民宿等业态,至少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 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广旅游局 | |||
1.2.2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1.2.3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盘活集体资产资源,推进乡村资产资源的现代化经营。 | 农业农村局 | ||||||
1.2.4培育村庄品牌、农产品品牌、节庆活动品牌,举办农事节庆、美食节、音乐节等活动。 | 农业农村局、供销总社 | ||||||
发展性 | 1.2.5引进专业力量开展专业化村庄经营。 | 农业农村局、文广旅游局 | |||||
3 | 未来产业场景 | 农民增收 | 基础性 | 1.3.1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辅导等就业创业服务。 | 农业农村局 | 农业农村局、供销总社 | |
1.3.2创建村常住居民收入县域领先,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高于县域村均水平以上。 | 农业农村局 | ||||||
发展性 | 1.3.3建有“村民股份众筹”“订单收购+分红”、“社会资本+村集体+农户”等利益联结、共享发展模式。 | 农业农村局 | |||||
1.3.4率先推进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广强村公司等做法。 | 农业农村局 | ||||||
4 | 未来风貌场景 | 风貌管控 | 基础性 | 2.1.1严守国土空间“三条红线”底线,坚持以“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引领,加强乡村设计与风貌管控,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 | 农业农村局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 | 1.开展3个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完成3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 |
2.1.2根据乡村规划单元,片区化、组团式统筹未来乡村建设,体现“城乡融合、共富共美”辨识度和“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乡村风貌。 | 农业农村局、建设局 | ||||||
2.1.3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传承地域特色,形成山水林田湖海与村庄和谐统一的整体风貌。 | 农业农村局、建设局 | ||||||
2.1.4注重风貌协调,加强对新建农房式样、体量、色彩、高度等的引导,迭代优化农房设计通用图集的应用,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浙派民居。 | 建设局 | ||||||
2.1.5 深化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抓实美丽庭院、杆线序化等工作,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 农业农村局、建设局、妇联 | ||||||
5 | 设计引导 | 基础性 | 2.2.1根据村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的特点,确定村落整体风貌特征。 | 建设局 | |||
2.2.2尊重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格局,对自然景观和生态要素进行整治提升,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打造“三生融合”的乡土田园景观。 | 建设局 | ||||||
2.2.3对村庄重要节点进行设计提升,突出景观效果。 | 建设局 | ||||||
2.2.4对村庄入口、活动广场、滨水空间、宅旁空间等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提升,布置路灯与指示牌等便民设施,引入自然材质、乡土铺装、传统元素或特色小品,形成标志性景观。 | 建设局 | ||||||
5 | 未来风貌场景 | 设计引导 | 基础性 | 2.2.5村庄建筑设计应因地制宜制定差别化的设计策略,体现地域乡土特色;传统保护建筑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护、修缮和利用;新建、改建、修缮等不同类型农房住宅,应注重建筑风貌设计引导;公共建筑注重功能复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 农业农村局 | 建设局、文广旅游局 | |
发展性 | 2.2.6着力打造美丽河湖、美丽水站、美丽山塘等。 | 水利局 | |||||
6 | 未来文化场景 | 文化设施 | 基础性 | 3.1.1 统筹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戏台等公共服务空间。根据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 | 宣传部 | 宣传部 | 1.每个创建村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戏台等公共服务空间。 |
3.1.2 设立文化服务点。 | 文广旅游局 | ||||||
3.1.3 等级幼儿园、义务教育标准化教学设施应建尽建。 | 教体局 | ||||||
发展性 | 3.1.4 设立高校、艺术团体的实践基地。 | 文广旅游局 | |||||
3.1.5 依托乡镇成人学校(社区学校)建设农民学校、老年学校(学堂)、家长学校等。 | 教体局 | ||||||
7 | 文化活动 | 基础性 | 3.2.1 定期开展村民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加强对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多元化乡土人才培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二十四节气等优秀传统农村文化。配备乡村文化专员,有一支及以上特色文化队伍。 | 文广旅游局、农业农村局 | |||
发展性 | 3.2.2 建立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档案。 | 文广旅游局 | |||||
3.2.3 塑造村晚、村歌、村运等乡村文化品牌。 | 宣传部 | ||||||
8 | 文明乡风 | 基础性 | 3.3.1 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强化家风建设,重视少年儿童品德教育,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群众革除陈规陋习。 | 宣传部、教体局、妇联 | |||
3.3.2开展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积极参与“浙江有礼”省域品牌培育。 | 宣传部、妇联 | ||||||
3.3.3积极参与国家级或省级文明村创建。 | 宣传部 | ||||||
9 | 未来邻里场景 | 邻里空间 | 基础性 | 4.1.1依托文化礼堂、村民中心、公园、祠堂等场所,按照空间集中和分散、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乡村配套设施,配置涵盖公共服务、普惠服务和商业服务等业态的乡村生活圈,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 农业农村局 | 政务服务中心、宣传部、农业农村局、商务局 | 1.每个创建村依托公共空间,提升公共服务、普惠服务和商业服务的乡村生活圈。 |
发展性 | 4.1.2有条件的乡村,鼓励与周边乡村联动统筹建设功能复合、开放共享的综合服务型邻里中心。 | 农业农村局、文广旅游局 | |||||
10 | 邻里生活 | 基础性 | 4.2.1制定邻里活动年度计划,定期组织休闲娱乐、习俗文化、科普宣传等邻里活动,丰富村民日常生活。 | 宣传部 | |||
4.2.2邀请专业老师、挖掘乡村能人,引导村民开展书画、棋艺、舞蹈、运动等社群活动,激发乡村生活活力和趣味。 | 宣传部 | ||||||
发展性 | 4.2.3构建贡献、声望等积分激励机制,引导村民参与邻里活动,鼓励实施物质、精神双奖励。 | 镇乡(街道) | |||||
11 | 邻里互助 | 基础性 | 4.3.1定期为优抚对象、独居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帮扶关爱服务。 | 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残联、教体局、团市委、关工委 | |||
4.3.2在村规民约里融入邻里关爱、道德文明、村庄共建等内容,定期开展村规民约主题宣传活动,对“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进行表彰宣传。 | 民政局、宣传部、妇联 | ||||||
发展性 | 4.3.3将村规民约内容与积分体系联动。 | 民政局 | |||||
12 | 未来健康场景 | 公共卫生 | 基础性 | 5.1.1加强农村医疗设施规范化建设,建设乡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建立村民电子健康档案,逐步实现乡村全民健康监测、分析、评估,实现20分钟医疗服务圈。 | 卫健局 | 卫健局 | 1.每个创建村建立乡村卫生室,设立远程网络诊疗平台。 |
5.1.2健全农村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安全饮用水保障、病媒生物防制等达到较高水平,提高农民群众健康素养。 | 卫健局 | ||||||
5.1.3人人享有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 卫健局 | ||||||
5.1.4实施责任医生服务,提供健康咨询、预约就医等定制化服务。 | 卫健局 | ||||||
发展性 | 5.1.5设有远程网络诊疗平台,或在乡村卫生室设置远程医疗诊室,提供名医名院远程诊疗服务。 | 卫健局 | |||||
5.1.6推进智能化终端服务应用落地,建设“智慧健康站”,配置紧急医疗救援服务。 | 卫健局 | ||||||
13 | 全民健身 | 基础性 | 5.2.1建有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健身、休闲共享空间、球类场地等场所设施;配置室内、室外健身点。 | 教体局 | |||
5.2.2每年开展2次及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 | 教体局 | ||||||
14 | 老有颐养 | 基础性 | 5.3.1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场所、老年食堂,可提供日间照料、助餐等服务,满足老年人读书学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户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 民政局、宣传部、卫健局 | |||
5.3.2建立养老补贴制度,落实高龄津贴。 | 民政局 | ||||||
发展性 | 5.3.3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生活远程关注、健康动态监测、意外紧急呼叫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 民政局 | |||||
15 | 幼有 善育 | 基础性 | 5.4.1统筹考虑托育点建设,如配置养育托管点、乡村托育点、嵌入式托育点、家庭托育点等。 | 卫健局 | |||
5.4.2完善幼儿活动的室内外空间及配套,设置儿童游戏场所,提升家庭育儿水平。 | 卫健局 | ||||||
5.4.3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照护机制。 | 教体局、卫健局、妇联 | ||||||
发展性 | 5.4.4依托“浙里善育”数字化平台,搭建育儿一件事掌上服务平台;提供照护课程。 | 卫健局 | |||||
16 | 未来低碳场景 | 低碳生态 | 基础性 | 6.1.1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修复。 | 农业农村局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规模主体达到省“肥药两制”试点创建指标要求;农资经营店达到“农药肥料实名制”考核要求;规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全面推广“配方肥替代平衡肥”。2.至2025年实现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5%,处理设施出水达标率≥95%。 |
6.1.2开展“一村万树”做法,宜绿尽绿,适度彩化、养护良好。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17 | 低碳生活 | 基础性 | 6.2.1做好节能减排,提倡节约用水。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处理设施出水全达标,经营产生的污水、油烟达标排放。 | 建设局、水利局、水务集团 | |||
6.2.2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全覆盖;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 | 建设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 | ||||||
6.2.3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引导农房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向电气化发展。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利用,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系统,鼓励农房屋顶、院落空地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 | 建设局、发改局 | ||||||
发展性 | 6.2.4推动既有农房节能改造,推广高效节能灯具、高效空调设备等绿色低碳技术,推动建筑节能。 | 建设局、发改局 | |||||
18 | 低碳生产 | 基础性 | 6.3.1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控。 | 农业农村局 | |||
发展性 | 6.3.2推广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生态农场等低碳农渔业模式。 | 发改局、农业农村局 | |||||
19 | 未来交通场景 | 交通路网 | 基础性 | 7.1.1 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通村公路达到双向车道以上。 | 交通局 | 交通运输局 | 1.坚持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通村公路达到双向车道以上。 |
7.1.2 村内支路发达,普遍实现车行入户。 | 交通运输局 | ||||||
发展性 | 7.1.3 建有5分钟步行可达的绿道慢行系统。 | 建设局 | |||||
20 | 绿色出行 | 基础性 | 7.2.1城乡一体公交网络覆盖到村,公交班次合理。 | 交通运输局 | |||
7.2.2提倡绿色低碳出行,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 交通运输局、发改局 | ||||||
20 | 未来交通场景 | 绿色出行 | 发展性 | 7.2.3利用空余场地、道路周边、农户庭院等,科学布设停车场(位),户均车位数达到1个以上。 | 交通运输局、发改局 | ||
21 | 物流通畅 | 基础性 | 7.3.1 设有快递寄送点和智能快递柜,寄取快递不出村。 | 邮管局 | |||
发展性 | 7.3.2结合丰收驿站、益农信息社、农资店等设置农产品物流专线,畅通农产品外销通道。 | 邮管局、商务局 | |||||
22 | 未来智慧场景 | 数字服务 | 基础性 | 8.1.1加快乡村新基建,实现高速光纤网络、5G移动网全覆盖。 | 农业农村局 | 经信局 | 1.做好农产品数字化监管;做好诸暨市“农培促富”数字应用推广使用。 |
8.1.2建立群众办事代办机制,加快推进日常事务“网上办”“掌上办”,基本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 | 政务服务办 | ||||||
23 | 数字治理 | 基础性 | 8.2.1构建合理适用的数字党建、数字村务系统,方便村民有效参与村务管理。 | 组织部 | |||
8.2.2建设乡村气象、水文等数据实时发布和零延时预警应用,实现农村应急广播、“雪亮工程”全覆盖。 | 应急管理局、水利局、公安局、气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发展性 | 8.2.3将村镇规划数字化,构建村落公共基础设施、村民住房、农田数据库,实现“一屏观全景、一图治全村”的数字治理图景。动态监测村民住房安全、农田生产灌溉等基本数据等。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大数据管理中心、建设局 | |||||
8.2.4落实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的数字化治理机制。污水排放指标智能化监测;厕所清洁管理智能化监测。 | 农业农村局、建设局 | ||||||
8.2.5定时提供线上办事培训服务,并提供日常咨询指导服务。 | 政务服务办 | ||||||
24 | 数字产业 | 基础性 | 8.3.1落实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监管等多跨产业场景落地应用,形成“乡村大脑+产业地图+数字农业工厂(基地)”发展格局。 | 农业农村局、大数据中心 | |||
8.3.2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壮大社交电子商务新业态。 | 商务局 | ||||||
24 | 未来智慧场景 | 数字产业 | 发展性 | 8.3.3建设数字农业工厂、数字化种养基地。 | 农业农村局 | 农业农村局 | |
8.3.4以网络直播、短视频、云旅游等方式发展智慧乡村旅游,打造村庄导览系统。 | 文广旅游局、大数据中心 | ||||||
25 | 未来治理场景 | 基层组织 | 基础性 | 9.1.1村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年龄结构合理。 | 政法委 | 组织部 | 1.深化提升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治理中的创新运用,推进杜黄新村等示范点建设,打造党建统领的“枫桥经验”乡村振兴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诸暨经验。 |
9.1.2“三会一课”等制度健全,党组织日常活动有效开展。 | 组织部 | ||||||
9.1.3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 | 组织部 | ||||||
9.1.4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创建清廉村居。 | 纪委、农业农村局 | ||||||
26 | 治理有效 | 基础性 | 9.2.1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实施阳光治理工程;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政法委、农业农村局、组织部、宣传部、民政局、司法局 | |||
9.2.2设有警务室、法律服务工作室,加大普法力度,规范提升全科网格建设。 | 司法局、公安局、政法委 | ||||||
9.2.3实现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云监管、“三务”(党务、村务、财务)云公开全覆盖。 | 农业农村局、组织部 | ||||||
9.2.4动员引导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未来乡村建设,以群众满意度为根本指标,村民满意度在80%以上。 | 相关镇乡(街道) | ||||||
发展性 | 9.2.5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新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 民政局 | |||||
27 | 平安建设 | 基础性 | 9.3.1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 政法委 | |||
9.3.2全面建立防汛防台、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农村消防、安全生产、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服务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 | 水利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