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头镇简介

2022-08-10 15: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牌头镇

牌头镇位于诸暨市南部,距诸暨市中心14.5公里,离义乌中国小商品城48公里。东邻暨南街道、璜山镇,南与安华镇、义乌市接壤,西连同山镇,北毗大唐街道,是诸暨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区域面积87.8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2个社区,户籍人口4.7万人,党员3394人。2020年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4.8709万元,工业总产值66.3亿元,生产总值50.9450亿元,乡镇财政总收入3.08亿元,是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历史悠久

牌头在春秋末期已是人口繁盛之地,越王勾践曾屯兵于牌头境内勾嵊山,牌头也因之成为古越剑胆文化的萌芽地,於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诸暨自秦置县以后到唐以前的县治在勾乘。牌头为诸暨三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素有一枫桥二牌头三草塔之称,建镇始于明代。牌头地名由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原名“排头”,源出于田赋排年制度,“排头”即指此地为田赋排年之首,下以年计,今附近仍有九年等村名。二是东汉时行保甲法,记户序及户主姓名于户牌。当地为户牌之始,故名“牌头”。三是元末朱元璋起兵,大将胡大海与张士诚在此擂鼓鏖战,伤亡很大,人头可从斗岩龙王殿排到金家山头,故此地得名“排头”,后在下市头建立牌坊,后人渐渐把“排头”改为“牌头”。

工业发达

牌头镇历来是诸暨工业强镇,现有环保产业园区、丰足路工业园区两大园区,有工业企业1450家规上企业59家,上市企业1家。产业格局以环保机械、纺织服装、链条制造为主,其中环保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9.68%。

2017年7月,牌头环保小镇被列为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创建对象。2019年,环保小镇创建提档升级,委托同济规划院和上海德勤咨询在原有创建基础上重新做了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创建的空间范围和产业内涵进一步扩大。至2021年第一季度,累计投资56.83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36.21亿元,占比为63.72%。环保小镇已成为牌头经济发展、工业强盛的大平台、主战场。

    区位优越

牌头地处越国古都,婺越要冲,是江浙至闽赣粤广的必经之地。境内现有浙赣铁路、杭长高铁、杭金衢高速(牌头出口)、绍诸高速(安华出口)、G235(新海线)、03省道(杭金线)、03省道(东复线)、诸安快速通道等贯穿全境,其中高速公路和浙赣铁路在牌头分别设有互通口和客货车站,另外还有正在规划中的市域大环线(南段)。诸暨的母亲河—浦阳江在牌头境内蜿蜒而过,在同文村与长潭街村之间形成了整个流域最大的江湾。

    风景秀丽

牌头风景秀丽,镇内有“三山一殿一寺一观”的自然人文胜迹。镇西有斗岩山,相传为元末胡大海屯兵之地,上有香火繁盛的龙王殿,还有江南第一石刻佛像、清泉四季不绝的金井龙潭。镇东有越国旧都勾嵊山,道教名山道凝山。勾嵊山为勾践生聚教训卧薪尝胆之地,尚有王坟岗、刀劈石等古越遗迹。山脚下有始建于唐玄宗年间的古刹—云居禅寺(越山寺),有“鸱夷双井”“九龟朝越”等胜景。道凝山与勾嵊山隔越山溪而对,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所在,上有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白云观,及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师赵天乙和二十三代龙门传人的墓葬。白云观前犹存需三四人才能合围的罗汉松,人称“江南第一松”。

文兴人杰

牌头民间自古尊师重教,素有“耕读传家”之风,是浙江省教育强镇、绍兴市教育综合实力强镇。现牌头现代教育园区占地1000多亩,由牌头中学、牌头镇中、牌头小学、牌头幼儿园及绍兴市农业学校旧址等组成。牌头中学是省一级重点中学,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原名“同文学校”,迄今已有130余年历史。绍兴农校前身系“浙江蚕学馆”,是我国最早的一所农业职业技术学校1897年创办以来,已有120余年历史2009年,绍兴农校整体搬至城区,与原诸暨中专合并,组成诸暨市职教中心。

    文兴而人杰,牌头自古名人辈出。清末民初,有名闻乡里、潜心教育,创办同文学校的张洲;革命建设年代,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担任过浙江省委书记,与恽代英、肖楚女并称“广州三杰”的张秋人;有担任过浙江省党部党团书记、“一师风潮”的领袖宣中华;有三十名长征女红军战士之一,毛泽民的夫人钱希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原部长钱之光……

    乡风民俗

    牌头自古商业繁荣、人文鼎盛,古越遗风代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三月初二赶庙会,六月暑天过夏至的传统节日文化。冻米糕、松花饼、麻糍是牌头人民喜爱的传统小吃。一品制笔、玻璃制画、泥塑佛像、打铁工艺、编制草扇、制作竹篾等这些老手艺也传承至今。其中打铁、剪纸和冻米糕制作是诸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