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2023-01-30 11:0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今年以来,经信局紧扣“打造智造集群地”目标,聚焦共同富裕示范任务,扎实推进服务精准化、产业数智化、企业梯队化,坚定不移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制造业发展呈现提速争先、提质增效态势。到11月底,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24.68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居绍兴第3;全市实现制造业投资增长18.7%;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5.4%,居绍兴第一。新增两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工信部单项冠军企业1家;成功列入推动工业稳增长和技术改造,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单项冠军”企业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和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考核评价激励名单,诸暨市全域治理“九法”被省府办录用,在全省范围进行推广。袜业产业大脑、大豪科技数字工厂、袜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列入省级试点;智能视觉产业平台列入省“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万安科技列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越隆缝制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保持12%以上增长;《诸暨市实施“稳盘提质强链”行动 内外兼修助推袜业逆势发展》获徐文光常务副省长批示肯定。

一、主要做法

1.精准调节抓项目。部署“千名干部早抢稳”活动,实施“企业开复工、新上大项目、数字新增量、闲置低效地、政企亲清会”五库联动,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开门好、半年红。一是大数据助攻。深化推行“一企一档”、“一项目一档”、“一周一分析”,强化煤电水气联动监测分析,优化产业链“一键通”平台,及时发现苗头,市镇联动攻坚。开年以来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是新政策助力。先后制订高成长企业“数字赋能2.0版”、珍珠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复工复产、高质量发展补充意见等系列提质政策,加快落实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分配,探索政策预兑现,实施“一般项目即时办、特殊项目借力办、重大项目先行办”,目前工业兑现资金达2.78亿元。三是好项目助推。亿元以上项目全部落实跟踪服务,配齐配强项目服务“红管家”。到11月底,工业投资166.3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10只项目入选省重大制造业项目计划,13只项目列入省“五个一批”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计划,1只项目入选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计划,5只项目入选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帕瓦新能源主营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公司已完成四期项目投运,预计今年新增产能1.5万吨/年,目前产量处于爬坡之中,今年计划实现营收20亿元,较2021年增长122%。

2.数智赋能促转型。深入贯彻省、绍兴市数字化改革推进会议精神,紧扣“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工作主线,扎实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1-9月,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13.88%;新建开通5G基站461个。加快推进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积极助推科大讯飞等行业头部企业项目落地投产,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提升发展潜力。 其中,推进“数智工程”建设加快传统袜业凤凰涅槃获卢山副省长批示肯定。一是新试点入围。袜业产业大脑场景应用可上线移动端5个、PC端13个;已落实入驻试运营单位,相关数据开始导入;9月初袜博会上已上架发布袜业产业大脑APP。珍珠产业大脑完成门户及产业地图等17个场景应用开发接入。香榧产业大脑完成榧香诸暨场景应用功能开发;在《浙江日报》完成相关宣传报道。 二是强示范引领。依托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和数字化转型,对标省级“数字工厂”(大豪科技)、“未来工厂”(全兴精工、迪艾智控)、智能工厂(艾依诺)、数字化车间(三峰环保等12家),分类完成推荐17家企业开展示范试点争创,对接邀请省厅专家到我市进行实地指导评估。深化袜业新智造试点建设,1-9月新增市级数字化车间超过38个。三是重需求导向。产业链预警被省厅认定为A类应用;加快建设企业“长高长壮”助推平台、同山烧数字化管理平台;迭代升级“不见面”开标平台、猎空经济犯罪预判、云展厅等多项应用,门户累计集成11项应用;榧香诸暨等3项应用参加绍兴市场景应用路演。

3.全域治理拓空间。一是全面查地清家底。重点建立“三张清单”:建立底数清单,重点对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低效用地、“高耗低效”企业、“低散乱污”开展普查,2022年,累计摸排工业地块10098快、面积73138亩、企业7097家。建立治理清单,按照“分类分批”思路,逐一明确治理企业、路径和计划,计划整治问题地块1763块、问题企业1874家。

二是“一码管地”上平台。把数字化力量融入工业全域治理各环节,率先将全市10098块地块、7097家企业数据接入绍兴市“一码管地”系统,导入企业用地、销售、利润、税收、用能等基础数据,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同时,将全市的工业闲置用地、厂房导入“一码找地”模块,为全市招商工作提供土地资源支撑。三是监管用地提效能。将全域治理工作列入2022年市委市政府攻坚克难一件事,以存量土地提效为突破口,制定并印发《诸暨市国有工业用地使用权转让管理意见(暂行)》,加强二级市场监管力度,促进土地要素资源向“大、好、高”项目流动;完善《诸暨市企业投资工业内生项目新增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优化诸暨市招商选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的意见》,完善工业用地产业准入、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土地使用权退出等机制,实现工业用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四是亩均倒逼提层次。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对亩均低效企业依法依规实施差别化用地、用能、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倒逼企业淘汰落后,实现提质增效。根据第三方专业机构测算,我市2021年度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分别较2020年度增长6.7%和11.8%。

4.助企纾困强服务。一是构筑企业梯队。1-9月份升规57家,其中月度升规17家。第四批国家“小巨人”认定12家。一是组织“专精特新”企业申报。目前,已初步摸排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60余家。二是强化平台建设。组织小微企业园参与年度绩效评价,获得2021年度绩效考评A档3家,C档5家。通过省级认定3家。加快推动企业码升级。打造企业风采、余缺对接等特色模块,开展“码上直播”,开展政策发布等,进一步丰富诸暨专区应用场景。三是保障链条畅通。开展工业进口常态化物防,组织培训、摸排、宣传、检查工业企业进口物品疫情防控工作,推动进口物资应上尽上工业物防链,压实工业进口物资、重点人员核酸检测。截至10月17日,全市登记进口物资企业109家,登记进口物资895批次,重点人员404人,累计完成重点人员核酸检测2423人次。成功处置2起进口物资核酸初筛阳性。落实货运车辆通行证审批。自3月18日以来,已通过提交车辆来诸防疫申请书、发放全国统一式样通行证等,累计审批车辆达4900余辆,及时保障企业生产运输需求。四是落实助企纾困。组织和推进2022年度614万元省级纾困资金的申报、审核和兑现工作,目前审核工作基本结束。落实清欠中小企业账款行动,组织开展全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排查,目前累计排查拖欠账款52笔,涉及金额1386.8万元,均清欠完毕。

5.党建引领夯基础。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四责协同”落实“五张责任清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进一步“知责”“明责”。召开省委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编制四张清单,全面推动各项整改措施落地生效。开展廉政教育、组织收看警示片、签订承诺书、倡导践行政商交往十不准清单,多层面、多维度反腐拒腐,打造“清醒一点、清爽一点,单位是你平安的家园;多干一点、傻一点,单位是你工作的乐园”经信文化。三是规范组织人事工作。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工作机制。选派年轻干部赴省专班挂职锻炼,推行青年干部“集中办文、集中办会、集中办事、集体磨炼”“四个集中”干部培养工作机制,促进年轻干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