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工地急救故事

2023-10-12 09:0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中心医院

近日晚上7点,中心医院急救分站接到急救调度指令:“暨北小学在建工地有一名工人不慎发生事故!”医生赵郦,护士陈金霞,司机赵坚,迅速出车赶往现场,在行车途中急救医生立即联系报警人员,了解详细地址和患者伤情,并提醒现场人员不要擅自移动患者,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当他们到达工地现场时,发现有一辆严重倾斜的大型泵车“瘫”在路中央,一侧支撑腿陷入塌陷的地面,水泥输送管道还悬空在上方,大家很快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尽管现场存在危险并且救援难度很大,但救援团队没有丝毫犹豫,他们做好了个人防护,并携带急救物品,在施工员的带领下,竭尽全力赶往伤者身边。

救援道路的状况远比预期困难,遍布着交织交错、密集光滑的钢管,仅能容纳一人蹲行。更糟糕的是,通往二楼的楼梯刚刚浇筑过水泥,救援队只能踩在旁边的预制板上,依靠周围的钢管攀爬上去。虽然只有一层楼的距离,但救援队却花费了10分钟的时间。

到达二楼时,看到整个楼层都铺满了钢筋框架,“我恐高,人又胖,最怕就是来建筑工地上救人。”赵郦医师的腿不禁开始颤抖......秋天的夜晚凉风习习,救援队的衬衣却被汗水浸湿,走过大约100米的钢筋地笼路,大家终于看到了伤者。伤者平躺在一块木板上,处于昏迷状态,起初呼喊他还能勉强睁开眼睛,后来就直接不省人事。他的四肢完全无法动弹,右上臂有明显骨折畸形,体温、血压和血氧都低于正常值。赵郦医师初步判断男子目前可能发生了创伤性休克,肱骨骨折,颈椎可疑骨折,立即予以夹板和颈托固定,同时开通静脉通路输液。

上楼考验技巧,下楼考验平衡,楼梯间光线昏暗、非常狭窄,如果不妥善搬运,很容易给伤者造成二次伤害,也就是说,原路根本无法返回。时间就是生命,施工队紧急搭建了钢制扶梯,大家齐心协力,手递手,完成了这一次生命的接力。在城市建设中,建筑工人在烈日之下挥洒汗水,在风雨中尽显担当,他们用一砖一瓦搭建起城市“骨骼”,他们更是新时代坚挺的“城市脊梁”,撑起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他们的工作风险很高,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是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五大伤害”事故。

120温馨提示广大高空作业的工人朋友,高空施工现场复杂多变,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有人员受伤,现场不要随意搬动伤者,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人员前来施救,以免给伤者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