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桂花养生功效大,暖胃、生津、化痰、化瘀

2023-10-25 10:4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一、桂花的四大功效

1.暖胃。平素胃寒的人,天凉以后常喝桂花茶,是预防胃痛发作的好方法。“胃”也怕冷?对于这个话题,脾胃不好的人定有体会。有些人会说,自己的肠胃像是和外界连通了一样,外头一冷,里头也冷,比温度计变化都快。秋天一到,肠胃也开始“怕冷”,要是一不小心吃了冷饮,那简直是雪上加霜,不吃胃药都止不住痛。如果遇上气温骤降,即使没吃什么特别的,胃部也会隐隐的不舒服。这种情况下,喝杯暖暖的桂花茶便会好许多。“胃寒”的人常常会选择红茶,也就是发酵过的茶叶,茶性比较和暖,如果再加上一点桂花,做成“桂花红茶”,暖胃止痛的特性就更突出了。

2.生津。适用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属阴津亏损证之人,可缓解头晕、腰痛、畏寒、大便溏、小便清长、脉沉细等症。对腹痛、拉肚子、肠鸣下泻、便血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3.化痰。适用于肺津不足,慢性咳嗽、喘症之人。有辅助稀释痰液、平喘的功效。

4.化瘀。适用于女性经期痛经之人,有美容养颜、滋养肝血、调节月经等功效。

二、桂花食疗方

1.山桂天香汤

材料:桂花3g,甘草5g,冰糖少量。

做法:材料下杯,加热水后盖盖,放温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醒脾,提振阳气。

适用:一般人群可食用,2岁以上孩子对证,少量多次服用。

注意:如果咳嗽有痰,不建议加冰糖。

甘草性平,可以补脾益气,和桂花搭配,《遵生八笺》里称为“天香汤”,有健脾醒脾,提振阳气的功效。如果“悲秋”情绪明显,且一到秋季就困乏无力,表现得特别“蔫”,平时吃饭还没胃口,就比较适合服用天香汤。桂花的香气十分活跃,既能唤醒麻木不振的脾胃,又能唤醒沉郁的肝气。

2.桂花红茶

材料:桂花、红茶各适量。

制作:将同比例的桂花与红茶一同放入茶壶中, 注入90℃左右的开水冲泡, 闷泡5分钟后即成。此茶早晚各饮一次。

功效:有滋润肌肤、活血化瘀、润喉生津等功效。

3.桂花酒

材料:鲜桂花200克、红枣100克、龙眼肉50克、白参10克、米酒2000克、白糖200克。

做法:收集到新鲜桂花后,先放置阴凉通风处风干一夜,然后以每斤桂花加四两白糖(或碎冰糖),与花拌匀,放入酒缸内任其发酵2-3日,加入米酒(亦可用高粱酒),密封窖藏,一年后启封,再加入白参、红枣浸泡1月左右,即可开启饮用。

功效:桂花酒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疏肝解郁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广大女性及爱生闷气的人饮用。

小提示:自制桂花酒易出现操作上的问题,如杂质去除不完全,可能引起细菌感染,也无法明确把握酒的度数。想喝桂花酒又没有把握能酿好的朋友们,建议到正规商超购买低度数桂花酒饮用,但不宜多饮、空腹饮,以免伤肝伤胃伤胰腺,且每次饮用控制在50ml或酒量的1/4左右。

4.桂花糕

原料:糯米粉150克,温水200克,澄粉75克,色拉油40克,白砂糖80克,干桂花30克,蜂蜜适量。

做法:①白糖加入温水中,搅拌至融化。②过筛加入糯米粉和澄粉,搅拌至无颗粒。③加入色拉油,搅拌至水油混合。④容器内壁刷色拉油。⑤把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容器,静置40分钟。⑥冷水入锅,水开后蒸30分钟。蒸好脱模,待凉后用刀蘸水切块,撒上干桂花,浇上蜂蜜水即可。

5.桂花糯米藕。

材料:藕、桂花、糯米、红糖。

制作:①选择短、粗、嫩的藕,洗净后去皮,切除一头,塞进泡好的糯米,七八成满左右即可,再盖上切除的头,用牙签固定。②水中加桂花、红糖,小火慢煮2小时左右,若喜欢颜色深的藕,也可以放些红曲粉。③煮熟后,在冰箱冷藏后切片。会吃的人认为,桂花糖藕一定要吃冷的,因为只有凉下来,糯米才更加弹牙,只有凉下来,才有了桂花清冷的香气。

6.桂花山药泥

材料:桂花3g,山药50g,核桃1个取肉,去皮甜杏仁10g,蜂蜜适量。

做法:甜杏仁、核桃肉入锅煸炒,炒出香味后研碎;山药蒸熟后去皮、压泥,加入甜杏仁、核桃肉碎末、蜂蜜和桂花即可。

功效:健脾养肾,润肺润燥,可作为秋冬日常食疗用。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服用。

7.薏米桂花粥

材料:薏米30克,桂花、糖适量。

制作:薏米煮粥加淀粉、糖、桂花稍煮。

功效:健脾化湿。

温馨提示:由于新鲜桂花中含有单宁,味道苦涩,而且缺乏香味,所以要经过处理后才能食用。刚摘下的桂花要先挑去杂质,再将桂花放在淡盐水里浸泡10分钟以上,再倒入洗菜篮里,用淋浴头的花洒冲洗新鲜桂花,这样才能把桂花洗干净,而且不会把桂花弄伤。然后摊开用吹风机快速吹干桂花表面的水分,切记不要放在太阳下晒或阴干,以免香味流失。若觉得处理新鲜桂花太过麻烦,也可直接购买干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