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休息,让假期不再累

2023-10-08 10:4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

       国庆长假来了,你打算怎么度过?是尽情补觉?还是来一场特种兵式的旅行?还是刷剧、刷视频,熬到半夜三更?还是约上三五好友胡吃海喝?

回想一下过往的假期,长假结束后,是不是会觉得精力不佳、身心疲惫?放肆过长假,既伤身体又无意义,还让人更加空虚、焦虑。

休息时过度娱乐,仍是对人的极大消耗 。心理学上,有个“奶头乐理论”,意思是,想要废掉一个人,就像喂婴儿奶嘴一样,时刻提供娱乐就行了。放纵式的休息,就是用奶头乐持续消耗人的精力。喜欢刷手机来 “休息”。比如刷抖音、看搞笑视频、追剧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放松愉悦。可这不代表,刷手机能让我们的大脑得到休息。刷手机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带来愉悦感。但大脑仍然在抓取和分析信息,并未真正休息。

有人可能会问,那如果放下手机,静静地躺在床上发呆,大脑是不是就有得到休息了?那也未必,什么都不做,但大脑也会“自行运转” ,例如,发呆或走神时,我们并未刻意地思考,却冒出各种想法。这是因为大脑中的默认网络系统具有自发认知的特性,使大脑不受控制地思考,并大量消耗大脑能量。

休息方法不对,只会越休越累!如何趁着假期好好“休息”?
1、“交叉”休息,让休息更高效

给大脑不一样的刺激,人的大脑其实由很多个不同的功能区组成,有负责思考的区域、有负责运动的区域、有负责识别图像声音的区域。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当某一区域长时间活跃兴奋时,就容易产生疲劳感。所以,短暂劳累,可以通过更改活动内容来缓解。让主动休息代替被动休息,比如把躺着换成出去走走,让身体动起来,又或者把刷短视频换成拍短视频,让脑子活动起来。所以假期,多走出去,活动活动身体,看看一直没机会看的书,用主动休息代替被动休息,就能获得更多的快乐感,得到充分的休息。

2、提高感知,让休息更放松

最好的办法,面对当下,学会感受。简单说对内用观察者视角看自己,了解到目前种种状态,对外把心沉浸在外界的事物中,充分打开五感,填满注意力空隙。比如接触大自然,假期约上朋友去爬山,到湖里划船,呼吸自然的空气,听鸟的叫声,观树赏花,调动感官力量,填补身体的亏空,帮助我们回血;或接触美的事物,去欣赏一幅画,听一听音乐,或者埋头做件喜欢的事,触发大脑的奖励系统,让我们感觉到放松。

打开正确的休息姿势,让我们的假期休得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