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养生
2023-11-06 13:4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基本上是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二候地始冻: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到来,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息状态。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重在敛阴护阳。
1.早睡晚起。《黄帝内经》云:“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日短夜长,应早睡晚起,注重“养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早睡有利于阳气潜藏,晚起有利于阴精蓄积,同时注重身体保暖,避免寒邪侵袭。
2.适当运动。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立冬后,人的免疫力和体质会下降,适当锻炼可提高免疫力,但是冬季以闭藏为主,运动不可大汗淋漓。等待晨光出,选择轻缓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慢跑,以身体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
3.立冬饮食。《饮膳正要》认为:“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故随着立冬的到来,天气逐渐寒冷,饮食上应遵循“保温御寒,滋补防燥”的原则,以御寒、强身健体、补益精气。如:牛肉、羊肉、乌鸡等,多食用大枣、芝麻、干姜、红糖等温中散寒的食物。此外,还可多吃白萝卜、雪梨、银耳、柿子等润燥之品,多食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缺乏,少食海鲜、辣椒、葱等寒性、燥热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