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01/2023-153502 | 主题分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3-11-14 |
文号: | 诸政发〔2023〕18号 |
诸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诸暨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诸暨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诸暨市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诸暨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闯县域实践新路子,更好发挥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作用,加快提升气象保障能力,推进诸暨气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绍兴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诸暨气象高质量发展,为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奋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高地,开创诸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
到2025年,基本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气象体系,灾害性天气监测率、预报准确率、公众服务满意度走在全省前列,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
到2035年,高水平完善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建立健全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科技项目持续支持机制,加强科研项目立项扶持。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人工影响天气、行业气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研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气象科技联合攻关,协同开展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气象科研高校实践基地。加大高层次气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将气象人才培育引进纳入人才强市和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健全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加大气象人才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责任单位:气象局、科技局、人力社保局、科协。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提升气象站网监测能力
实施诸暨市极端天气“村安工程”三年行动(2022—2024年)计划及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建成协同高效的天气精密监测网,打造县级大气超级站,补齐地面气象站网、天气雷达探测网运行短板,提升稳定性,早发现、早应对气象灾害。建设高速泛在气象通信网和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立多部门气象监测站网共建共享机制。完善生态、农业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健全重要气象装备更新迭代机制,持续优化观测设备运维保障体系。(责任单位:气象局、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各镇乡〈街道〉)
(三)提升气象预报预警能力
推进区域高分辨数值预报系统应用,构建短临预报预警集约协同高效的业务布局和流程。加强灾害性天气、高影响天气预报,提高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预警能力。实现预警信息相关责任人、受灾人群的精准靶向发布。健全梯次化预报预警业务,发展基于场景和影响的智能风险预警业务。健全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和产品体系,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推广应用“风雨哨兵”气象防灾智慧叫应系统。(责任单位:气象局、应急管理局)
(四)提升气象公共服务能力
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拓展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种类,开展公众“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等专业气象服务,打造“泛生活”气象服务体系。聚焦大型活动气象服务需求,探索气象保障支撑装备社会化租赁服务。打造气候宜居城市,开展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通风廊道等城市气候应用性研究。推进太阳能、风能、气候康养旅游等气候资源与经济效益转换。建立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风险指标和阈值,提升城市供水供能、防洪排涝、交通出行等气象保障能力。(责任单位:气象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分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各镇乡〈街道〉)
(五)提升气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
高质量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共富行动,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开展特色农产品分灾种全链条智慧气象服务。提升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推进数字农田气象服务示范建设。推广深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优化气象理赔站点布局。建设省级乡村振兴分类气象服务示范点。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推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深化清新空气气象保障,开展空气污染天气成因机理研究。加强林火、植被覆盖率等气象遥感监测,助力保障生态安全。发挥气候康养、避暑胜地等品牌价值,持续打造气候生态新品牌。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作业队伍建设和新型技术装备应用,常态化做好区域协同作业。(责任单位:气象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金融办、各镇乡〈街道〉)
(六)提升气象灾害联合应对能力
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深化“网格+气象”工作,打造“枫桥式气象服务”站点。落实镇乡(街道)、村(社区)防范应对气象灾害主体责任,完善极端天气防灾避险制度,推进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健全气象预警联动机制,完善气象预警为先导的极端天气“五停”“五断”应急联动机制和全媒体预警信息传播体系,规范预警信息联动传播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推动重大气象次生衍生灾害多部门联合监测和综合预警,规范化建立气象预警叫应联动工作清单。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转移机制,推行气象巨灾保险。(责任单位:气象局、政法委、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金融办、各镇乡〈街道〉)
(七)提升气象社会化治理水平
落实气象安全政府领导责任、相关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全面压实镇街属地监管职责。将气象(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考核,落实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经费,推进数字气象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升气象数字化治理能力。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健全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气候变化应对、气候资源保护利用等法律法规体系,推进气象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气象标准应用。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气象设施和气象数据安全。加强气象科普及宣传阵地建设,打造“气象科普·应急宣传”体验馆,提高全社会应对气象灾害能力。(责任单位:气象局、应急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科协、各镇乡〈街道〉)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将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
(二)强化要素保障。以项目化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地,加快提升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等方面强化保障。
(三)加强检查评估。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机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全文下载】诸政发〔2023〕18号诸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诸暨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