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非遗产业化建设推动“老手艺”创造“新经济”
我市深化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建设,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为主要依托,积极探索非遗项目产业化路径,推动“老手艺”创造“新经济”。今年以来,已创成各级非遗工坊12家(其中省级3家、绍兴市级6家),年销售量超5亿元,累计带动就业近万人,诸暨市位列2022年度全省非遗保护发展评估指数第8位。
一是实施生产性保护。聚焦非遗项目存续力,深化“同山烧”等省级非遗工坊“研究、研发、研培”,通过联合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调整制酒曲所用辣蓼草等68味中草药的品种、配比,突破转焐环节易热易酸导致减产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乡村非遗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规模酒企8家、酒作坊133家、酿酒散户千余家,醉美人同山烧酒体验基地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创建)名单,《“同山烧酒”产业传承 酿造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入选绍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
二是打造融合式业态。积极推进非遗旅游业态更新,探索“非遗+研学”“非遗+演艺”“非遗+节庆”等融合模式,以国家级非遗项目“西施传说”为脉络,加快推进西施故里“一江两岸”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融合“两岸五幕十二景”,落地《遇见西施》浣纱江夜游项目,打造“溯源暨”“西遇暨”“知音暨”等五个章节的沉浸式“西施夜游”体验,提升省级非遗旅游景区西施故里旅游区的吸引力与辨识度。
三是组织特色化宣介。举办2023浙江省“非遗薪传”传统体育展演展评活动、绍兴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等多样化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深化“苎萝市集”品牌建设,网罗“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西施石笕茶制作技艺”“西施团圆饼烹饪技艺”等各级各类非遗项目30余个,涉及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基地、非遗文创企业等多个类别,先后亮相2023诸暨文旅苏州推介会、第十届大运河庙会、第九届中华茶奥会等重大文旅推介活动,推动诸暨非遗“走出去”。2023年,“苎萝市集”入选全省首批重点培育文旅市集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