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 信息公告 > 报告讲话
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2022年的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打算
发布日期:2023-02-17 11:03 浏览次数:

一、2022年的工作总结

2022年是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国开创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之年。这一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引,按照沈志江书记给我会庆祝建会三十周年的贺信精神,围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诸暨范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接续助力,工作成效显著。

一、注重学术研究,取得可喜成果。一是成立学术委员会,促进了学术研究。3月9日,本会学术委员会在店口镇何家山头村宣告成立,这是为规范学术行为、评审学术研究规划与成果、推动学术研究与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尔后,当场进行学术座谈交流,讨论确定工作计划,即围绕历史重要节点,挖掘红色资源,组织人员开展相关活动或撰写相关文章在媒体发表。一年来,组织相关人员赴汪寿华烈士故里赵家镇泉畈村考察调研,并与镇党委副书记王岳锋等就如何更好地挖掘汪寿华烈士的革命精神、弘扬泉畈村的红色文化等问题进行探讨;还组织会员考察暨南街道许村考察金萧支队三八盐场遗址、“齐村惨案”遗迹。先后在《诸暨日报》发表《前赴后继,矢志革命——记何赤华烈士一家》《铁血忠魂——记诸暨籍中国远征军英烈陈艺》《陈隆泰酱园——店口老街的红色印记》《南屏小学的红色往事》《73年前的今天,诸暨解放了》《应端贤还是应瑞贤》《百岁周绮春:诸暨唯一健在的女八路》《长眠八宝山的诸暨籍烈士骆湘楼》等8篇,在《东南烽火》《浙东风云》分别发表《杨挺朝同志革命活动二三事》《记后屠桥战斗中牺牲的两位先烈》各1篇,共计字数5万以上,社会效果良好。12月,又举行了学术研究总结交流会议,有9位学术委员积极发言,李科才作了《如何更好地撰写红色文章》的重点发言,同时还增补3名学术委员。

二是重视发挥学术刊物的交流参考作用。一年来较高质量的完成两期会刊《浣江大地》的编辑发放,同时还为理事和“两员”(学术委员、宣讲员)每人征订了《铁军》杂志,供学习参考,以利提高研究水平。

二、注重红色宣传,获得社会称赞。一是喜庆二十大,走进革命老区慰问演出。2022年6月28日晚,璜山镇齐村的露天广场热闹非凡,本会联合七里金湾置业有限公司在此举行“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走进革命老区慰问演出”, 齐村的父老乡亲与近40名会员现场观看。此后,又先后走进马剑石门村、大唐上余村、店口侠父村和何家山头村等送上红色文艺盛宴。期间还应邀赴璜山镇黄家店村进行红色助兴演出。全年共6场演出,均博得村民和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合计观众近2000人。演出中亮点纷呈,《那个风雨夜》《墨城战斗歌》《血战墨城坞》《拥抱红枫岭》《雪山征途》等红色节目都由周江伟、孙晓群、方守根等会员创作,基本源自于诸暨市的革命历史和金萧支队的史实,具有浓郁的红色艺术感染力,观赏后令人动容。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红色宣讲不言休、入人心。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化,2022年2月重新优化确定了23名会员为爱国主义宣讲团成员。2022年疫情严峻,但宣讲员们只要一有机遇就积极上阵。截止年底,郦林春、张仲透、赵仕仁、胡孝加等不少宣讲员深入红色遗址、乡村街道、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等场所共演讲148次,受众达19859人次。12月初在学术硏究和宣讲工作总结交流会上,对郦林春等多名宣讲员进行了表扬奖励。

三、关心革命老区,略尽绵薄之力。一是关爱革命老战士。新年元旦前后,组织5个慰问组对居住暨南、大唐、浣东、枫桥、东白湖、应店街等地的共14位“三老”人员进行上门慰问,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送上慰问金,带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新年祝福。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筹资6000元帮助“三老”人员蔡信良修理房屋。在春节期间还联合市委老干部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开展对郭荣熙、杨志广、杨纪松、夏守成等四位健在百岁老战士的祝寿活动,送上“盛世寿星”匾额和蛋糕、鲜花、大红花、慰问品,83集团军、省金萧分会也派员参加。

二是关心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推荐俞秀松纪念馆、何赤华事迹陈列馆和大唐街道上余村等,分别获得“浙江省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和“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的命名,并举行了授牌仪式。陶朱山抗战罹难同胞纪念碑遭损,本会主动及时反映后,当即得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委党史办、市民政局的重视并修复。

三是赋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关心店口镇侠父村、同山镇丽坞底村两个革命老区振兴示范村建设,主动联系指导,并各资助5000元。推荐诸暨市爱之光志愿者服务社、诸暨市大唐快乐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等两家社会组织获得“浙江省助推革命老区建设突出贡献奖”。在政府网还推介宣传同山镇丽坞底村等利用红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的做法;在《东南烽火》发表《闪耀在浦阳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记革命老区村诸暨市姚江镇吴墅村》文章。

四、围绕5A复评,自身建设加强。一是基础性工作夯实。一年来,按照5A社会组织要求,建立了本会功能性党支部,初步确定了本会组织机构框架,制订了本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内部机构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文书资料收集整理按要求归档,并组织会员开展了对本会的无记名投票评议活动。经第三方机构评估和市民政局、浙江省民政厅审核,本会以970余分(满分1000分)的高分复评为5A社会组织,在2022年参与同等级评估的社会组织中名列第一。

二是本会影响力扩大。按照5A社会组织要求,坚持做好政府网站信息发布及对外宣传工作。一年来,在政府网站共发布动态信息22则,其他栏目也做到及时更新。被《诸暨日报》、诸暨电视台、暨阳头条以及省会《东南烽火》《简讯》、浙江卫视等媒体录用新闻信息20余条次,其中省会刊物录用12条次,浙江卫视“正午关注”报道诸暨为志愿军老兵郭荣熙庆生。从暨阳头条发布的消息看,阅读量均名列前茅。

此外,2022年清明节期间响应省市政府号召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倡议,组织会员开展以“奋进2022·清明祭英烈”为主题的网上祭扫活动;参加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01号提案(赵美平提出的《关于挖掘弘扬汪寿华烈士事迹的建议》)办理情况反馈会;应姚江镇之邀赴梓尚阁村指导朱学勉烈士墓修缮和纪念馆建设事宜;在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参加在嵊州市谷来镇竹溪村举行傅洪德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一年来,按照优化结构、注重素质的要求严格发展会员9名。

2022年取得的可喜成绩,是市级有关部门、兄弟社会组织支持合作的结果,同时也是全会上下努力、会员积极参与的结果。在走进革命老区慰问演出中,周江伟、孙晓群等任劳任怨,尤其是周江伟负责精神可嘉;赵美平、郦林春、杨利建等不但积极参与,还慷慨解囊。在红色宣讲中,张仲透、赵仕仁、胡孝加等老一辈宣讲员,不顾酷暑炎热、辛苦劳累,做到有求必应,赵仕仁还不顾身体病痛坚持为学校15个班级7OO余名新生宣讲。在学术研究中,赵友新、杨利光、孙新栋、杨福元等做到一丝不苟,取得成果。会员中的人大代表何苗平、政协委员赵美平,不忘会员身份,牢记会员义务,积极建言献策。慎霞还积极筹资帮扶“三老”人员。这些会员的无私奉献、认真负责精神和红色情怀,都值得全会学习和发扬。

二、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会本届任期的最后一年。全会上下要始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按照沈志江书记给我会庆祝建会三十周年的贺信精神,坚守初心,永担使命,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开创诸暨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新局面作出贡献。

1、组织开展学术研究。以学术委成员为主体,进一步开展“深挖历史、传承初心、歌颂时代、赞美人民”的研究和创作,撰写好《陈蔡会议始末》《诸暨烈士第一村》《泰安战役牺牲的诸暨籍烈士》《泌湖轶事》《金萧支队在大地村的足迹》等文章,争取在诸暨日报刊出。同时完成《金萧烽火》勘误、办好《浣江大地》会刊两期。

2、组织开展红色宣讲。以爱国主义宣讲团为主体,以红色教育展馆为主阵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3、结合前后金萧支队分别成立80周年、75周年,协助有关镇村开展红色宣讲、走访看望、慰问演出等纪念活动。

4、继续做好店口镇侠父村、同山镇丽坞底村两个革命老区振兴示范村联系工作,并通过《浣江大地》和会外媒体宣传老区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5、继续做好关爱“三老人员”的工作,及时了解“三老人员”情况,做好元旦春节常规慰问。

6、做好换届的工作报告起草、《章程》修改、人事调整等筹备工作。

7、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分解岗位职责,按需要、地域原则恢复建立联络组织,恢复设立老区工作委员会,继续按“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原则发展吸收新会员,开展一次外出红色学研活动。

8、继续争取镇乡和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和市委宣传部、社科联、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老干部局、市委党史办及相关镇街联系对接,争取重视支持,为开展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积极完成市社科联、市民政局、市老干部局等部门布置的相关工作。


2023年2月7日

信息来源: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