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2年,我局紧紧围绕诸暨市委市政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市级部门(单位)普法责任清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切实抓好“八五”普法工作,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度主要工作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年来,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级文件精神,举办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3次,党员干部“周一夜学”43次,开展主题党日学习12期,同时通过微党课、“支书上党课、党员上讲台”、微宣讲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推动全局思想建设走深走实。同时,按照普法宣传指引,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重点法律法规。
(二)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流人社“铁军”。
1.抓队伍业务学习,不断提升干部专业素养。注重“青蓝”传承,帮带结队,围绕打造“创一流业绩,建一流人社”品牌,开展年轻干部梯度培训工程,重点提升“思、写、讲、干”四方面的能力,培养“静心能思、提笔能写、上台能讲、撸袖能干”的“四能”干部。2022年,共组织开展年轻干部成长论坛9期,撰写调研文章69篇。
2.抓队伍规范建设,打造人社执法“铁军”。一方面,加强对执法人员、仲裁员业务培训。本年度,我局参加了全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全国劳动关系协调员示范培训班、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执法专业法律知识培训班、绍兴市劳动保障监察员业务培训、全省人力社保系统技能比武、全国行政复议线上培训等活动。另一方面,我局按照“应持尽持”的要求,积极组织发动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资格考试,全面提升我局行政执法证件的持证率。2022年我局共有8人报名参加考试,4人通过考试。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证件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及时更新、完善持证人员信息,并完成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换证工作。
(三)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1.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工作。通过“三驻三服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在工地、《工伤保险条例》宣传进园区、“三八”妇女节在线有奖竞答、劳动合同签订“回头看”以及在广场、市场等公共场所开展政策宣讲等多项活动持续推进“法律六进”工作。同时采取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宣传重点案例、最新人力社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关单位的联动信息,实现了与广大群众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全力提升普法宣传效果。
2.系统推进我市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一是稳步推进《诸暨市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年如期完成企业用工体检、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电子劳动合同平台推广等量化指标。二是规范开展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实现纠纷案件处置和劳动合同签订督导相联动,推进源头治理、闭环管理工作。2022年5月底各镇乡(街道)上报数据显示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9.31%,签订集体合同共773份。2022年6月,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办公室抽调成员单位工作人员组成联合督察组,分组分线对我市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开展实地检查,总计走访用人单位60家,涉及员工5200余人。三是有序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全年共完成涉及17个镇乡(街道)259家样本企业的薪酬调查工作。四是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企业范围内推广使用“浙里签”电子劳动合同平台,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企事业单位已完成电子劳动合同106142份,其中纸质合同归档97717份,在线签约8425份,推广量居绍兴首位,在全省也位列前茅。五是落实第七批诸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审工作及第八批绍兴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申报工作,诸暨新农都实业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获评“第七批诸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浙江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获评“第八批绍兴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同时,万安集团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
(四)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根据《浙江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本部门执法工作实际,全面推动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全覆盖,确保行政执法公开、公平、公正。2022年,共审查行政处罚案件71件,行政确认案件38件。
2.规范经办行政许可业务。2022年,我局共受理劳务派遣许可、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民办学校办学许可、特殊工时审批等业务200宗,予以许可198宗。通过线上无纸化、标准化受理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实地踏勘、年度报告、“双随机”执法检查等手段落实监督管理职责,保证人力资源市场稳定有序、教育培训机构规范运行、劳动用工合法合规。
4.全力推进“根治欠薪”工作。我市两级劳动保障机构共处理各类劳资纠纷案件4214起,为7554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83亿元,基层工资案件化解率达98.8%。市劳动保障管理中心共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5起,共处罚金24万元。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11起,均已移送公安,涉及人员995人,涉案金额2494.51万元。在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期间,全市共摸排并处置重大欠薪隐患72只,共处理工资纠纷案件602起,为2404名劳动者追讨工资8112.52万元。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也未发生因欠薪事件而引发的较大负面舆情。
(五)强化行政行为内部监管,严格规范权力运行。
1.妥善预防应对化解行政纠纷。一是制定《诸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行政重大事项会商制度(试行)》,规范重大疑难案件事前会商行为,自2022年8月制度推行以来,相关科室(单位)共计发起会商3次,涉及疑难复杂案件7起,对防范风险,提高业务经办能力和工作质量起到了巨大作用。二是积极做好复议答复、应诉答辩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相关工作,2022年累计办理行政复议诉讼案件29件,其中行政复议8件,行政诉讼21件(包括一审诉讼16件、二审诉讼4件、再审案件1件)。三是加大行政争议案件的调解力度,争取妥善化解行政纠纷,同时及时复盘案件,形成汇编资料,就类似案件的处置提供学习借鉴。
2.加大信访处置和维稳力度。持续推进信访程序规范化,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坚持局领导班子轮流接访制度,抓好重要会议活动期间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稳控工作,杜绝影响社会稳定的集体上访和异常信访。切实开展重大决策的制定防控措施,避免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2022年,通过“民呼我为”系统正式办理信访投诉案件985件,同比下降10.5%。其中来信件17件、来访件9件、政务服务热线729件、网信件230件,有3件国家级积案妥善化解。同时,及时通报案情,就高风险涉复、涉诉案件形成业务、信访、法规的联动机制。
3.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2022年我局外聘政府法律顾问2名,培育公职律师6名,组建律师专家群。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深入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执法、重大决策事项风险评估及合法性审查、重大事项会商、基金追讨等工作。
4.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一是编制《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手册》,制定发布《诸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二是开展2010年至2021年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三是对相应文件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做到应审尽审;四是对列为市级重大决策事项的《关于加快发展诸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试行)》开展风险评估。
二、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执法人员相对短缺。一方面,因事业单位改革,我局部分事业单位已无行政职能,从而导致行政执法人员进一步缩减。另一方面,年龄50周岁以上的持证人数不多,在财务、文书、信息等非执法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持证率不高,积极性调动困难。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引导、持续发动,提高持证比例,确保及时、高效、规范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二)行政执法风险提高。近年来,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增强但政策知晓、理解不深导致复议诉讼案件数量增多。同时,涉复涉诉案件类型趋向复杂化,由往年的工伤确认、工龄认定发展至行政处罚、人事监督、人事招考、社保稽核、待遇支付等多个业务领域,需要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业务学习,提升执法能力。
(三)争议调处难度增大。在实践处置过程中,因部分事项规范缺失或其他文件等级效力不高等原因,导致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同一事项的认定意见分歧较大。同时面对上级部门督查和败诉风险的双重压力,难以有效开展行政调解或处置纠纷事项。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按照《浙江省行政程序办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依法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推动行政执法责任制有效落实。加强系统领导干部和职工普法宣传和专题学习,切实提高人社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危机能力,增强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能力。
(二)着力补齐政策宣传工作短板。创新政策宣传手段,多途径拓宽宣传路径,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落实。
(三)完善多元化调解机制提升纠纷化解效能。通过劳动人事争议速裁庭、网络仲裁庭、基层劳动争议多元化调解中心等治理平台,全面构建高效、有序的维权通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助推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改变“信访包治百病”的思维定势,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程序合理维权,实现“诉访分离”。
(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提质提效。继续推进工资维权“一件事”改革,加快“护薪通渠”项目建设推广,提高“浙里签”电子劳动合同平台的覆盖率与使用率,夯实根治欠薪示范区建设成果,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充分利用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电子社保卡等工具,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推广“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真正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继续探索人社服务“就近办”,规范“社银合作”,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将尽可能多的社保业务延伸至各镇街,打造“一刻钟人社服务圈”,助推民生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工程。
诸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