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暨阳阅读联盟2023年4月活动预告

发布日期:2023-03-29 09:13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序号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项目

场次

牵头单位

1

4月2日19:30——21:00

越茶院

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人生 (一)

1

越书房读书会

2

4月7日19:00——21:00

越茶院

古琴课

1

越书房读书会

3

4月12日18:30——20:30

越茶院

绘本共读《爷爷一定有办法》

1

越书房读书会

4

4月14日19:00——21:00

越茶院

《周易》共读之坎卦

1

越书房读书会

5

4月上旬

侯门山乡村图书馆

中医有约

1

越民生义工团

6

4月16日19:00——21:00

越茶院

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人生 (二)

1

越书房读书会

7

4月中旬

侯门山乡村图书馆

阅读主题活动

1

越民生义工团

8

4月中旬

飨街越书房

《越读》十周年排版定稿审议

1

浣纱文学读书会

9

4月21日

浣江书房社科之家馆

共读《了不起的我》

1

绍兴市徐文凯名师工作室“品见”读书小组

10

4月21日19:30——21:00

越茶院

古琴课

1

越书房读书会

11

4月28日19:00——21:00

越茶院

《周易》共读之离卦

1

越书房读书会

12

每周三晚19:00—20:00(清明节休息)

浣江书房社科之家馆

《亲密关系》读书会

3

诸暨益家阅读小组

四月推荐书目(由苎萝读书会推荐):

1、《汤汤童话之精灵故事》

作者:汤汤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推荐语:有人说,人的一生要读三次童话: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当他养育孩子的时候,当他进入人生后半期的时候。一个好的童话,能让每个年龄段的读者都喜欢,并且读出不同的滋味。童话是看似简单却充满着张力的文学艺术,它将天真的童心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智慧完全融合——像哲学家那样思考,又像孩子那样表达。汤汤的童话就是典型的代表,她的童话总能戳中人的内心深处,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读她的每一篇童话,在那最软、最暖的故事深处,总能品出人生那些忧伤、难言的况味。她用轻灵清澈的文字娓娓讲述着独具她风格和味道的故事,那里有一个安静却不失热闹,温暖并处处奇丽的梦幻王国。

2、《读书与实践(姜洋资本市场思考笔记)》

作者:姜洋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推荐语: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通过市场各方的思考和实践,创造性地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对于在20世纪90年代参与金融市场监管的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去探索。看书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情况,成为“摸石头”的途径之一。  这本书包含作者多年来在资本市场的阅读思考笔记与实践经验。围绕不同阶段的工作需要,作者选择性地读了一些财经类书籍,做了一些笔记,形成了一些思考与评论,结合国情形成了一些监管思路,并运用到了具体的监管实践中。第一篇是综合性内容,第二篇涉及证券机构监管,第三篇涉及石油、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第四篇涉及国外监管者的经验,第五篇涉及金融法律法规。这本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资本市场,理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3、《相信》

作者:蔡磊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推荐语:人生半程,一边是幸福的开始:事业有成,成立家庭,初为人父;一边是绝望的袭来:确诊绝症,无药可治,无医可救。怎么活?蔡磊在41岁这一年拿到了生命给他的最后一份考卷。    本书完整讲述了蔡磊从发病之初的怀疑到面对现实之后,发起对渐冻症的全面进攻,包括其治病经历、对人生的理解、对自己忙碌前半生的回忆与思考,以及关于亲情和生死的深切感悟。有痛苦、迷茫与绝望,更有拼搏、无畏与希望,看见了波折四起,也看见了绝地反击。    相信蔡磊的故事与精神会打动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在沉重的疾病与命运前,在面临几乎绝对不可能之时,纵使不敌,也绝不屈服。

4、《活着》

作   者:余华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推荐语: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作者余华用冷峻且近乎冷漠的笔调,以当事人福贵淡淡、直白自述的形式,回忆大半生,由荒唐到冷静,由热闹到冷清。只有那被叫作“福贵”的牛,陪着叫“福贵”的老人,只有在口中不断提及那一个个离自己先去的亲人的名字。生命里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得粉碎。活着,或许是有意义的,活着,亦或是为了活着。

5、推荐书籍《撒马尔罕》

作者:阿敏·马卢夫

出版社:红点文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推荐语:在乌兹别克斯坦,有三个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即希瓦、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乌兹别克的第二大城,在公元前7世纪就已建城,有记载的历史也超过了2500年。撒马尔罕是连接波斯、印度和中国三大文明古国的枢纽要地,也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融合了印度、波斯、突厥等国的古文明元素,让这座中亚古城变得绚烂无比,被称为丝绸之路文明的“心脏”。众所周知的波斯哲学家奥马尔·卡亚姆所写的《鲁拜集》就与此地有莫大关系。黎巴嫩裔法国小说家、法兰西学院院士马卢夫以这本伟大著作为线索,写下来《撒马尔罕》一书。

在中国人的日常思维中,中亚处于东西文明的连结地带,又是各文明的接触的边缘地带,从东看它是遥远的“西域”,从西看它是神秘的“东方”,而本土又未有系统的史学传统,它在东方和西方的叙事史书中,都是边缘地带的零零碎碎事和人。没有系统的历史信息,造成了对中亚的信息隔阂。在历史上,中亚分别受到波斯、阿拉伯以及来自草原的突厥、蒙古等文明的影响,近代又经历了沙俄的吞并以及苏俄苏联的治理。中亚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中亚问题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通过《撒马尔罕》,我们可以粗略的了解十一世纪到二十世纪中亚的历史,更可以看到人性面对变革的态度——“妥协、逃避还是抗争”。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恐怖袭击的源头,民主进程改革的阻力所在。充分了解中亚历史,以及对宗教、国家之间相互间的尊重,对建立未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通亚欧大陆的能源通道、经贸通道,并加强亚欧大陆区域间的合作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以高超的叙事能力将历史与现实合二为一,总结出中亚国家几百年来纷乱局面形成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