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病,你了解多少?

2023-04-28 09:4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疾控动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施行, 2018年12月29日为适应国家机构改革进行第四次修正。2023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1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构成法定职业病的四个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我国的法定职业病有哪些?

2013年12月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包括:

(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

(2)职业病性皮肤病(9种);

(3)职业性眼病(3种);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5)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

(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8)职业性传染病(5种);

(9)职业性肿瘤(11种);

(10)其他职业病(3种)。

如何预防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预防职业病,作为劳动者,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上岗前劳动者要做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遵守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或其它安全规程;

(3)作业时坚持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等;

(4)及时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按体检机构要求及时复查相关职业异常项目;

(5)发现身体出现可能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或异常,请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或咨询;

(6)积极参加用人单位开展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或通过媒体、网络搜索职业病知识,提高自己防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