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只用花露水,那就错了

2023-05-22 09:5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一到夏天,总有那么一批顽强的生物,愿意冒着“枪林弹雨”“粉身碎骨”的代价,也要品尝可口的“美味”,它们就是——蚊子。

蚊子一咬一个包,难看就算了,还痒,越痒越挠,越挠越痒。这个时候,很多人会顺手拿起身边的花露水喷两下,可止痒祛炎,但效果甚微。

那蚊虫叮咬,到底怎么办才好?

蚊虫叮咬在皮肤上产生的皮疹,在医学上叫做“丘疹性荨麻疹”,通常为直径1-2cm的红色扁平丘疹,其中心顶部有一个小水疱,这个小水疱即为蚊虫口器叮咬的部位。蚊虫叮咬分泌的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容易使皮肤出现炎症反应,而花露水等外用驱蚊产品,通常含有酒精以及樟脑、薄荷等止痒成分,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加重皮炎症状。

如果是普通蚊虫叮咬的皮疹,可以遵循以下四步法:

一是用碱性溶液涂抹。蚊虫叮咬后的皮疹是因为蚊子的酸性唾液进入皮肤,引起皮肤内的免疫炎症反应,所以在发现刚刚叮咬的皮疹时用碱性的溶液涂抹,中和酸性的蚊虫唾液,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生活中常用的碱性溶液包括各种各样洗涤剂的溶液,如肥皂水、香皂水以及药用有炉甘石洗剂等。

二是弱、中效的激素软膏。如果普通的止痒手段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皮肤炎症反应比较严重导致。这时可以使用含有弱效或者中效的激素软膏外用,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软膏等,以减轻皮肤的炎症。

很多患者对于使用激素软膏有顾虑,但短期、小面积使用中、弱效激素软膏对皮肤来说是安全的。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症药物,可以迅速止痒,避免进一步的搔抓引起皮肤破溃、结痂等反应,所以合理使用是利大于弊。如果皮肤上已经有了搔抓引起的皮肤破口,激素类软膏要尽量避免破口区域。

三是口服抗组胺药物来止痒。如果蚊虫叮咬面积比较大、皮疹数目众多,可能单纯的外用药物无法很好缓解瘙痒。这时候可以短期口服一些抗组胺药物来止痒,常用的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这些抗组胺药物不含激素成分,是安全、有效的,部分药物可能会引起轻度嗜睡,建议在晚上服用。

四是叮咬部分注意防晒。破损的皮肤容易留下色素沉着,这些色素沉着的形成,一方面与炎症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与日晒(即紫外线照射)有关。这些色素沉着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慢慢代谢掉。因此,对于蚊虫叮咬严重部位进行防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炎症非常严重的部位或者搔抓后破溃的部位。

此外,如果蚊虫叮咬局部肢体,如小腿,出现大面积的红肿、伴有压痛、同时可能出现发烧,要考虑蚊虫叮咬引起的深部软组织感染,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