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促练、以练备战——门急诊开展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应急演练

2023-06-16 15:2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为加强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医护操作及配合能力,6月14日下午,门急诊开展了一场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的应急演练。

下午4时,随着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洪祥的一声令下,演练正式拉开帷幕。输液室护士发现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反应,立即呼叫救援并转运至抢救室。在抢救过程中,先后涉及抢救设备故障、开通绿色通道、口头医嘱执行、危重患者告知谈话、液体封存、突发事件汇报等流程,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韦康气囊使用及心脏电除颤等抢救技术,着重考验了急诊医护的应变能力和急救处理能力。

演练结束后,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洪祥,质管科副科长沈卓平和门急诊护理单元护士长孟燕对整个过程总结评价。王洪祥主任说:“本次演练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应对能力,以及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水平,规范了应急预案抢救流程,落实各项急救操作细节,进一步提升了医生与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沟通、协调配合能力。强调在抢救过程中要忙而不乱、镇定沉稳,抢救患者的同时,家属的心理指导同样重要。”沈卓平科长指出,抢救设备需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各项应急处理流程,强化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实战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孟燕护士长指出,在发生输液反应时,护士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做好液体封存,在抢救的同时需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强调药物引发的过敏性休克在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及应急处置的重要性。

此次应急演练抢救人员与仪器均能快速到位,演练流畅,反应迅速,体现了急诊团队丰富的抢救经验。演练虽与实战有所不同,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设置不同场景与突发状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优化流程,积累经验,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医护配合协调能力,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