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在线访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诸暨自规局局长答记者问!

2023-06-25 09:3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

今年的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在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诸暨市融媒体记者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赵辉进行了专访。

赵家镇永久基本农田

01

记者:今年1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拟认定名单,浙江省只有14个,我市成功入选。能给我们讲讲诸暨是如何在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上走前列、作示范的吗?

赵辉:近年来,我市始终锚定“做优总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总目标,持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力度,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创新机制,打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诸暨模式”。

首先是坚持新增建设用地“节流减量”,通过深化改革攻坚,深入推行工业投资项目“标准地”出让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出让管理制度、土地资源利用联席会议制度、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来充分保障土地资源要素的科学、精准配置。

其次是注重低效利用土地“挖潜增效”,建立国有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机制,强化规划管控和政策引导,实施“房地分开、单独评估、合并补偿”的政府收储方式,2022年以来,结合开发区(园区)工业全域治理行动,完成成片低效工业用地收储585亩,为有效推动重大规划实施、重大项目落地、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做好土地要素保障。

再就是力争存量用地“减量加速”,按照“链式管理”的思路,聚焦全流程数据分析,全面摸清底数,动态掌握消化情况,一地一策,建立征迁供应一批、异地置换盘活一批、完善手续办理一批、查清情况核销一批、加强配套推介出让一批的“五个一批”处置模式,实现清单式、销号式管理。

通过我们不断探索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诸暨的土地配置效率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工作成效获得了充分认可,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店口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

02

记者:“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诸暨是如何抓好耕地保护工作的?又有哪些具体成效?

赵辉: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的“国之大者”。诸暨市委、市政府历来对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我市以“田长制”建设为统领,通过“耕地智保”、“天巡地查”等数字赋能场景的建设及应用,基本构建了“人防+技防”的新体制机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网络”进一步织密,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底线红线全面坚守。2021年度、2022年度连续两年诸暨被绍兴市评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具体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田长制”责任体系。去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自上而下设立市、乡、村三级田长和村级巡查员(市级田长及副田长各2人,乡级田长及副田长各46人,村级田长493人及巡查员767人),确保耕地保护“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二是加强“人防”巡田形成闭环。各级田长及巡查员定期对辖区内的耕地进行日常例行巡查,建立“发现—核实—处置—销号”全流程闭环管理的田长巡查机制,及时报告、制止、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目前已累计执行巡查任务28494个。三是高位监控“技防”智能监管。引入铁塔公司高位视频监控资源,利用高位探头、电子围栏、智能算法等技术资源,智能识别疑似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构筑“高空看、智能判”综合立体监管系统,实现动态监管耕地变化。自运行以来,监管系统累计发出预警核查任务183个,核查完成率100%。

西子(诸暨)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四未一低”土地利用)

03

记者:那什么是“百千万”整治工作?对耕地保护又有哪些好处?

赵辉:“百千万”整治工作指的是永久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建设,根据项目实施的面积可分为“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自然资源厅的统一部署,我市从2021年开展推进此项工作,逐步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目标是建设形成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美丽良好、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优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进一步夯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切实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在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分布的区域,按照形成集中连片优质耕地的建设要求,通过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耕地功能恢复、耕地生态建设、整治补充耕地、建设用地复垦等各项工程,形成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美丽良好、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工作,是耕地保护的强有力抓手,好处是非常多的。首先是切实加强了耕地“三位一体”保护。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夯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其次是能为项目区带来增收增效。通过实施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对区域内的路、沟、渠等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进行工程性修缮,形成更为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排系统。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的到位,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规模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3年我市已经完成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项目立项9个,可形成集中连片耕地1.41万亩,2021—2023年预计累计完成集中连片耕地整治2.88万亩。

浙江恒久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未一低”土地利用)

04

记者:对于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我们是如何进行查处的?

赵辉: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近年来,我市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先后开展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耕地“非农化”整治等专项行动,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日常工作中,我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开展卫片执法工作。卫片,通俗来说就是天上卫星拍的照片,它就像是“天眼”,通过卫片的“火眼金睛”,可以让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无所遁形。自然资源部通过卫星遥感对全国范围内土地进行拍摄照片,并与上一轮拍摄的照片进行比对,当发现照片影像前后发生了变化,就会进行圈注提取。这些提取圈注下发的地块就叫做卫片图斑,而我们基层自然资源部门要做的工作,就是拿着这些图斑到现场进行外业核查、再进行内业分析定性,核实是否有违法行为发生。

卫片执法就是运用上述提到的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自然资源执法检查工作。通过对卫片监测所反映的情况逐一进行检查,可以掌握诸暨全市的新增建设用地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及时发现、制止并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就在今年,我们已经核查了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卫片图斑648宗,在我们进行用地形势动态评估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诸暨篮球中心(有机更新地块)

05

记者:最后,请赵局长给我们讲讲,村集体和老百姓耕地保护工作做得好,能得到什么奖励吗?

赵辉:近期,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我市进一步规范和健全了耕地保护激励长效机制,制定出台了《诸暨市耕地保护以奖代补机制实施办法》,对耕地保护以奖代补资金的补偿范围、标准及使用都作出了新的规定。

一是资金使用范围扩大。文件明确资金除了用于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农田基础设施管护与修缮、地力培育、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保护管理、新增耕地后续管护外,还可用于“田长制”建设工作。

二是补偿标准大幅提高。补偿标准由原来的“一般耕地40元/亩,永久基本农田60元/亩”提高为“一般耕地50元/亩、永久基本农田70元/亩、已建成的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区域80元/亩”,耕地功能恢复区块补偿标准参照永久基本农田。其中一般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补偿标准较以往标准分别提高了25%和16.7%。

三是创新化设立激励性资金。实行普惠与激励并行原则,对当年度补偿面积数量增加前三位的镇乡(街道)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对当年度补偿面积数量增加前三位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奖励,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补偿资金使用效益与普惠性,发挥基层耕地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