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诸暨分局2023年第二季度工作概况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诸暨分局2023年第二季度
工作概况
4月:
1.组织开展“五查五提升”专项行动,录用专项行动专报1篇,报送前期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2.牵头做好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截至4月18日,PM2.5平均浓度34.88微克/立方米,AQI优良天数比例95.4%;找寻差挖碧水一号行动排查问题266个,整理重大问题13个、重点问题51个、一般问题202个;编制五大类固废整治方案和2023年土壤、地下水及农业农村年度工作方案初稿。
3.持续推进各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召开饮用水源地、垃圾固废问题整改专题会议,做好2023年省委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准备;累计办理“七张问题清单”省、市、县三级问题63个,完成整改销号49个,剩余问题正在推进整改中。
4.推进“攻坚克难一件事”关于解决工业固废规范管理难题工作,完成工业固废整治工作方案初稿编制。
5.完成我市2022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报告,人大专题调研2022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
6.继续推进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整改工作,完成整改销号支撑材料整理上报。
7.会同应急管理、经信、消防等部门开展电镀园区联合整治,制定《诸暨市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方案》《诸暨市金属表面处理中心整治提升标准》。目前园区内保留的69条生产线已复工复产57条,剩余12条将按方案要求进一步整改。
8.开展全局项目采购工作,完成招标工作2个、项目采购购买服务审批9个,网上公布诸暨市镇(乡)、街道空气站点标准化升级改造项目1个项目的采购意向;审批确认书5个,完成采购要素公示2个。
5月:
1.制定“6·5”世界环境日方案初稿,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牵头做好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截至5月18日,我市累计PM2.5浓度为32.56微克/立方米,AQI优良天率为96.4%。推进找寻查挖碧水一号行动自查问题整改,累计排查问题278个,其中26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编制完成2023年土壤、地下水工作计划初稿,征求各部门五大类固废规范化整治方案意见。
3.持续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召开饮用水源地、垃圾固废问题整改专题会议。累计办理“七张问题清单”省、市、县三级问题63个,完成整改销号49个,剩余问题正在推进整改中。
4.编制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初稿,下发2023“无废细胞”创建通知。
5.人大常委会听取2022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并下发审议意见。
6.会同应急管理、经信、消防等部门开展电镀园区联合整治工作,目前园区内除诸暨市华新电镀有限公司因“4·22”火灾事故再次停工外,其余4家企业保留的生产线已基本复工复产。
7.完成全市工业固废大排查招标工作,下发全市工业固废大排查工作通知。
8.制定部门安全风险防控责任体系架构表,摸排梳理企业(场所)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完成摸排企业393家。
9.牵头做好噪声专项治理工作,上报绍兴市级重点问题4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办结省、市两级交办信访件4件。
6月:1.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暨迎亚运环境质量保障百日攻坚行动主题系列活动,召开诸暨市2022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会,开展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宣传咨询、生态环境知识科普宣传、生物多样性主题展示、参观环保设施等活动。
2.牵头做好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截至6月15日,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32.15微克/立方米,AQI优良天数比例为95.2%;持续推进找寻查挖暨“碧水二号”督查行动自查问题整改,共计排查问题86个,完成整改问题73个;完成五大类固废规范化整治方案意见征集工作。
3.牵头做好噪声专项治理工作,整改完成绍兴市级重点问题4个,办结省、市两级交办信访件4件;开展噪声污染管控巡查和联合执法检查,多频次、大密度排查周边噪声源。
4.持续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等问题整改工作,做好2023年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前期准备;累计办理“七张问题清单”省、市、县三级问题63个,完成整改销号51个,剩余问题正在推进整改。
5.下发“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和“无废细胞”创建方案,明确各类细胞创建责任单位及数量,确定142个创建单元。
6.开展店口镇工业固体废物及新污染物产生企业大排查,并在店口镇、次坞镇组织开展固废培训。
7.启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工作,召开镇街、部门联络员会议,完成第一轮资料提交。
8.陪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督察专员王锋来诸调研永宁弟兄农场问题整改情况;陪同省生态环境厅郎文荣厅长来诸开展下访接访活动;陪同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周树勋来诸调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