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春夏之交的打盹
俗语有言:“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听着好像有为光明正大偷懒提供理由的感觉,其实它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不说秋冬,先说春夏。在春夏交替的季节,万物生长,充满活力,可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反而感觉很疲惫。白天打瞌睡,中午没精神,晚上睡不着,这可能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这是因为春夏是自然界阳气蓬勃发展的时期,人体也不例外,但许多人因为春夏气候干燥,肝火旺盛,导致肝郁不畅,影响了阳气生长,从而诱发疲劳。其次,脾胃失调也可能与之有关。季节变化时,人们的作息习惯改变,饮食也可能产生一些变化。例如,贪吃过多生冷的食物,就可能导致疲劳,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此外,随着气温升高,人体可能会因为高温而拉伸皮肤毛孔,皮肤不断失水,更易缺水,影响体内血液循环,从而导致人体各器官的疲劳,更易困倦,无法入睡 。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午睡调节,可缓解疲劳症状。但要注意科学午睡:时间上半小时左右为宜,不超过一小时。有人说,我午睡了一个中午后,头反而昏昏沉沉的,比睡觉前更累了。该怎么办呢?问题就出在你睡得过长了!午睡半小时左右,体内细胞可以得到更好地修复,也能够减少早晨工作的大脑、心脏和其他器官的疲劳,从而达到缓解疲劳,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的效果。当超过一小时后,很可能会进入深度睡眠,在睡眠周期没有完成的情况下醒来,可能会导致头晕头痛,越睡越晕。这是无效的午休,再一个,午休的姿势。趴在桌上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会影响到氧气的正常摄入,所以尽可能选择仰卧,并用U型枕垫住脖子,这样还可以避免额外的压力,放松脖子。
此外,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对抗困乏感。一是加强体育锻炼,如登山、散步、做操,甚至是伸懒腰;二是摄入优质蛋白,不吃或少吃油腻食物(会产生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利于提神醒脑;三是保持充足睡眠,少熬夜,保持规律作息;四是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药物,如风油精、清凉油之类提神醒脑,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使用禁忌,如孕妇和儿童是否适用,是否对药物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