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学科中的“抑郁症”
李玟老师因抑郁症轻生去世,一夜之间“抑郁症”被推上热搜,各类自媒体、网站、短视频纷纷制作与之相关的作品,这是推动全民了解抑郁症的契机,但许多内容缺乏一定的科学严谨性。在缅怀天后李玟的同时,在此以精神卫生专业角度写此篇解读“抑郁症”。
一、何为抑郁症
抑郁症即抑郁障碍,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许多患者伴有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等。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抑郁包括: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持续性心境障碍、其他心境障碍、未待定的心境障碍。
二、诊断标准
DSM-5(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抑郁症诊断标准为:
A:至少两周的时间内同时出现以下5种或更多症状并且有一个症状是(1)情绪低落或(2)兴趣缺乏:
1: 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且几乎每天都情绪低落,能够主观的述说(比如:难过、空虚、无望),也可以被观察到(独自流泪);儿童青少年可能表现为情绪易激惹。
2: 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并且几乎每天,在所有方面的兴趣和乐趣明显减退
3: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增加(比如一个月中体重变化超过5%),或几乎每天都食欲减退或增加。儿童表现为体重不增加。
4:几乎每天失眠或过度睡眠。
5: 几乎每天都存在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必须是可以被别人发现的,而不仅仅自己觉得心神不定或变慢了。)
6:几乎每天都感到疲乏或精力不足
7: 几乎每天都感到无价值感,或过度或不恰当的内疚感(而不仅仅是自我批评或为生病而内疚)
8: 几乎每天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和决策力下降(主观感觉或被他人察觉)
9: 反复出现死亡(不仅仅是对死亡的害怕)和自杀的想法,或自杀冲动,或自杀计划。
B:以上症状导致严重的临床痛苦,或社会、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
C:抑郁症状并不是犹豫药物或毒品所致,也不是由其他医学情况所致。
同时精神科还会使用其他的两个诊断系统,ICD国际疾病诊断分类和中国精神疾病诊断CCMD-3。三个诊断系统大同小异,都能给出较为科学诊断。
三、抑郁症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由于国际上对于疾病的定义、诊断标准、流行病调查方法和工具不同,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所报道的患病率有较大差异。由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联盟举行的研究,对10个国家37000名成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国家终身患病率为8%-12%;我国2003年进行了北京市15岁以上人群的抑郁障碍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终身患病率6.87%,其中男性5.01%女性8.46%;而在疾病负担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个全球疾病经济负担的一个报告,抑郁障碍占了非感染性疾病所致失能的一个比重10%,有资料显示23%的健康生命的损失是因为脑部疾病,约占所有疾病负担的三分之一,其中抑郁障碍是最主要的一个失能因素。抑郁障碍的伤残调整生命年,从1990年的第十五位上升到了第十一位,在25种常见疾病导致的全球伤残生命年的一个排名,抑郁障碍一直排名第二位,所以说他的疾病负担,特别是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从12.4%上升到了15.5%,加上自杀或者是自残的因素,同18.1%上升到了20.2%,占全球经济负担的五分之一。精神障碍和自杀所占的疾病负担分别排名第一位和第二名,它是精神疾病负担当中最显著的一个问题。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很多朋友问,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它是怎么发病的,发病的机制是怎样的?
我们熟知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因为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的,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缺铁导致缺铁性贫血,这些都是单因素起病疾病。抑郁症并不是单因素起病的,生活打击、心理创伤、各种压力并不一定会产生抑郁症,但会成为发病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对于精神科疾病来说,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非常适合,它不仅考虑生物学因素,还会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参与。从生物学角度看,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递质水平和神经递质相关神经通路的功能甚至结构异常。大脑中有三大主要的神经递质系统: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5-羟色胺能,在抑郁症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药物治疗的药理作用就在于恢复这些神经递质系统的正常调解。
五、抑郁症的治疗
点对点:针对抑郁症生物学依据中神经递质的改变,服用抗抑郁药物,利用有效成分进入血液系统,改变大脑中神经递质,比如抗抑郁五朵金花也就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五种典型药物,分别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面对面:这个过程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息息相关。通过我们高级神经功能的互动,比如说病人和心理治疗师这种沟通、语言、思维、想象、联想、记忆这样一系列的高级心理活动,让他的神经元电模式,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交互模式产生变化。
其他有效的治疗:
运动疗法,运动可以让人精神放松,让大脑中的血流量和内啡肽增加,内啡肽是让人兴奋的物质,被认为是防治抑郁症的基础物质,所以要保持固定的运动。
物理治疗,如电休克治疗和经颅磁治疗,通过电流或磁刺激来改善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电活动,来改善我们的神经功能和心理病理的一些现象。目前经颅磁治疗因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被广泛应用在抑郁症的治疗中。
中医中药,通过中药调节下丘脑、免疫系统、神经血管及血管、神经递质系统等,达到多靶点、多维度的抗抑郁作用。也可通过辩证进行针灸等治疗。
抑郁症是常见精神科疾病,一直被称为是心理感冒,但危害不容忽视,在生活中我们要提高警惕,预防为主,如果有抑郁症状的出现,那要遵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一定要在专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诊并接受治疗!
心理咨询热线:057587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