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588418/2023-150472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
公开日期: 2023-07-28
主办单位: 诸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诸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诸暨市第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14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28 浏览次数: 字体:[ ]

您(们)提出的关于推进诸暨杭坞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问题的建议(第14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6月上旬,根据建议涉及的职责,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交通局、应急管理局、文旅局等部门人员赴姚江镇与当地人大代表开展面谈调研,并同镇人大、驻村干部和村委干部等人对杭坞山森林公园内新桌山村相关道路、景观区域进行踏勘,了解具体情况。先后经过政策咨询、部门会商,整理形成答复。

一、你们提到的“增加上山行车道路”,我们经过实地踏勘与会商,作以下答复:

1、公园增加上山行车道路,有利于公园交通,缓解现有上山行车道路交通单一的问题,方便在姚江镇方向的上山出行人员,缩短出行时间。增加周边游客上山游览频率,提升公园热度。

2、拟建的上山行车道路,长度约2.8公里,宽度约4-6米,大部分区域坡度较缓,在现有上山道路尽头,未与次坞方向上山行车道路连通,直线距离约300米,涉及姚江、次坞两镇界线区域,要处理好权属关系。

该上山行车道路,在现有杭坞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内未有规划,根据《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森林公园保护、建设和经营的依据,因此,考虑将道路修建需求列入公园总体规划到期修编,修建依据更充分。此外,我市正在编制森林防火规划,可考虑将修路需求纳入森林防火规划意见建议征求反馈,增补当地镇村森林防火道路规划内容,在现阶段修建审批有依据。

如果急需修建道路,修路资金等前期工作已准备好的前提下,可考虑列入林道或森林防火巡护道和农村公路共建项目,符合规定的项目报县级有关部门立项,并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按规范设计道路,作为林道或防火巡护道和农村公路共建项目实施,经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及林业等主管部门进行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论证通过,报林业、交通等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进行建设。

3、自规局林道森林防火设施修建、交通局道路修建、文旅局观景台游步道修建等相关部门的补助资金政策:

自规局有关林区新建道路政策,重点建设连片竹木300亩以上的集中经营区内的林道,经批准并列入建设计划,按浙江省林区道路建设中长期规划要求建设的路面宽3米以上,路基宽4米-4.5米的公路,按每公里的标准补助。对林区道路进行路面硬化并列入省级建设计划的,按省级标准补助。

森林防火设施修建:新建或修缮森林防火通道等基础工程的,经审核同意后,可以实行以奖代补部分项目资金。防火应急巡护道路,可按照林道管理、审批。

交通局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经交通局和财政局审查核定后,符合要求的项目按照相应标准给予资金补助。乡村道新(改)建项目等道路设施工程,经认定的,按照项目完工审计审结建安费的80%补助。

文旅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等政策规定,对观景平台等公共旅游基础设施,经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备案,第三方中介机构审计认定,符合规定的,每个可按实际投资额的50%给予补助。对政府性投资建设的游步道,经文广旅游局检查合格的予以每公里2千元的运维资金补助。对正常运转且在全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游步道可录入文旅局的微信小程序徒步诸暨,予以宣传推广。

二、你们提到的“特色发展”等建议,作以下答复:

近年来,我市全域旅游把发展文旅产业放到打造共同富裕新高地的大局中去谋划布局,相继编制出台《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明确了我市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空间布局和主题定位。这两年,通过抓重点文旅项目、优化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加强营销推广等方式,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别是乡村旅游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乡村网红点不断涌现,登山游步道也成了市民工作之余锻炼休闲的主要场地。

我们认为,在森林公园建设推进中,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动摇,坚持公园的保护与利用并举,要充分利用公园生态文化与核心景观资源、人文资源等资源要素,协助当地镇加强游步道和观景台的修建确认和维护管理,积极打造网红打卡热点,切实用好三德寺现有的宗教观光客流,讲好杭坞山与越王句践、钱镠等名人的人文传说,带动休闲康养旅游热度,积极与文旅部门及其他单位共同策划有当地特色的休闲观光、运动健身和康养体验等项目和活动,培育摸索出依托森林公园的发展业态和路径,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提升诸暨北部旅游核心竞争力。

三、你们提到的“协同发展”等建议,作以下答复:

我们将杭坞山森林公园与白塔湖湿地公园等周边景区的协同发展理念,致函给文旅部门,通过双方对接,协同宣传,客源共享,节目联动,活动共办等举措,吸引游客,提升公园人气,形成互惠互利,共享共富。其次,我们支持公园建设与当地镇村经济和关联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创新公园管理机制,融入后续建设管理中,在相关项目建设中,协同做好公园的基础设施、游览设施、保护工程、维护管理等硬件设施的许可审批。

信息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