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588418/2023-150511 |
发布机构: | 市教体局 |
公开日期: | 2023-06-12 |
主办单位: |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 |
会办单位: | 妇联、关工委 |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8号建议的答复
胡亚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乡镇级学校教学质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第2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我市乡镇级学校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学校逐步萎缩,生源持续减少,而同时,仍有不少数量的少年儿童,现实需要留守乡村生活、学习。关爱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补齐农村学校办学短板,不断克服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在亲情关怀、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妇联、企业家协会、退教协会、关工委及社会爱心人士等,也给予留守儿童诸多的帮扶和支持。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从民族未来、社会和谐的高度认识,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创新工作方法,持之以恒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升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一、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始终坚持把“办好每一所学校”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抓重点,补短板,提弱项,大力实施义务教育网点布局和提升工程、农村老旧校舍安全功能提升工程,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抬升教育发展底部。设立学校统筹调节经费,持续加大对农村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的倾斜力度,对全市学校基本设施设备实行统配统管,切实完善乡镇学校办学经费、条件保障。
二、发挥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主渠道作用,做好六方面工作:全面开展留守儿童登记建档工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关爱工作提供支持;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发动学校教职员工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针对存在的困难落实帮扶措施;加强留守儿童阵地建设,以岭北镇校、斯民小学为样板,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给予留守儿童亲人般的关怀和照顾;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注和辅导,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心理表现和情感发展,积极回应留守儿童心理诉求;做好对留守儿童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加强师生情感沟通交流,努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温暖的缺失;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加强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
三、继续加强与妇联、文明办、关工委、离退协、乡镇村居等部门(单位)的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广泛发动社会热心人士捐资助学,建立学校助学基金,创新资助方式,点对点解决孩子的学习、生活需求,进一步保证他们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鼓励、动员和组织社会各部门(单位)、各界人士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关爱活动,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和新途径,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衷心感谢您对诸暨教育的关心支持!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
2023年6月12日
【全文下载】:诸教体提字〔2023〕2号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8号建议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