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588418/2023-150570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公开日期: | 2023-07-31 |
主办单位: | 诸暨市民政局 |
诸暨市民政局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76号提案的回复
何勇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提案(第7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社会组织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时俱进推动社会组织发挥有效作用,是构建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诸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健全完善提质增效、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现有社会组织5382家,形成了社会组织发展“一平台(社会组织党建云)一指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织力指数)一标准(村级社会组织5+X标准化建设)”工作体系,目前,“五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体系改革、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等3项工作列入省级创新试点,正在按计划推进中,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下步主要做法
(一)聚焦党建赋能,严密基层组织网络。健全组织网络。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交织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推动有条件的镇街成立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普遍设立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做到“社会组织孵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配强党建力量。统一制定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制度,鼓励社区党员干部进入社会组织担任负责人,持续加强与业委会、物业企业、共建单位等治理单元的协同联动。注重示范引领。推行“党建+”机制,培塑一批具有诸暨辨识度的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品牌,打造一批省级示范型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
(二)聚焦实体运作,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做实平台强动力。坚持实体运作、资源共享、自我发展的原则,依托乡镇社工站建设,联合“五社”资源,推进市、镇乡(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组织联合会等支持型、枢纽型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完善镇级平台组织入驻、培育孵化、项目创投等功能,促进资源共享和工作联动。精准对接优服务。由镇街村社收集建立居民服务的需求清单;属地和部门共同拟定基层社会治理的项目清单;镇街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立“资源供给方+服务承接方”的资源清单。依托“三张清单”,探索建立社会组织资源“交易池”,确保服务精确触达。重抓作用促自治。充分利用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平台作用,健全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治理体系,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决策,借助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共享法庭等协商议事平台,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三)聚焦科学高效,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加强分类精准管理。突出社会治理导向,按照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矛盾调解、乡风文明等类别划分,整理出台社会治理类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办法,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精准度。探索“六力”评价标准。围绕“平安建设力、环境宜居力、社区共治力、社区服务力、社区文化力、社区共富力”六个维度,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评价激励标准,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效能。建立内部治理规范。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规范,建立社区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核准、备案制度。督促社区社会组织制定简易章程,推动以章治社,提升社会治理质效。
(四)聚焦培育扶持,激活组织高质量发展。加大资金支持。继续保障每年150万元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和300万元公益创投资金,探索开展镇级公益创投,不断向下延伸项目和服务触角;进行社会组织品牌评比评选,扩大奖励表彰范围。强化人才支撑。探索定制可量化、可评价的培育标准课程体系,开展常态化人才培训,注重在一线选拔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指导培育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做实基层人才培养。坚持力量协同。深化开展“枫桥式”社工站创建,创新加强社区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联动,利用站内资源、资金,结合社会资金,广泛发动群众和各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
诸暨市民政局
2023年7月27日
承办人姓名:陈航飞
联系电话:0575-87011171
33.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第76号提案的回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