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6002003/2023-149173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公开日期: 2023-07-05
主办单位: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人大诸暨市十八届二次会议
第8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05 浏览次数: 字体:[ ]

华春飞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扶持诸暨传统制造业的建议”的建议(第8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才留不住、资源跟不上、成本顶不住、环境容量扩不了”,叠加欧美经济下行,传统产业日子较为难过。针对要素瓶颈,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两手抓,持续深化机制改革,通过政策引导、要素集聚、平台提升,拓“飞地”、当红娘、保重点,全力攻坚突破传统产业用地、留才难。

一、强化保障,空间不足机制补

推动扶大保强。一是保平台促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中,统筹保障“智能视觉”等重大平台用地空间2.3万亩,其中经济开发区1.74万亩,科技城3400亩,萧诸绿色发展区2100万亩。二是保项目重质效。建立项目筛评机制和土地资源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优质项目保供机制。2022年共出让国有建设用地2178.7亩,其中工业1149.4亩,工业用地出让面积占比52.76%;2022-2023年度,全市共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11只。三是保存量划红线。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工业用地出让管理的通知》(诸政办发〔2022〕33 号),要求工业用地的规划容积率原则上不得低于2.0,机械加工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重工业可适当降低要求,但不得低于1.50。

二、盘活资源,要素不足服务补

实施借力发展。一是跳出诸暨建“飞地”。我市于2017年创设“诸暨岛”(科创飞地),与传统工业飞地、驻点招商等相比,“以小(租用商务楼成本相对不高)博大(实际成效高于一般驻点招商)”,既能吸引新兴产业赴诸创业、又可为本地企业吸引研发人才。目前,诸暨岛初步形成滨江诸暨岛、余杭诸暨岛、紫金港诸暨岛、深圳诸暨岛(探索柔性飞地)和杭州港等板块布局。荣获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二是山海合作拓空间。2018年诸暨遂昌两地政府开始谋划建设飞地园区,2019年7月份,全省山海协作工作推进会上,两地政府正式签订共建协议。诸暨负责产业园的土地征用、平整、设施配套建设,遂昌提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保障。截至目前,已招引项目5个,累计出让面积248亩。三是龙头牵头拓平台。积极鼓励龙头企业连片开发、集聚集约发展产业园。如由华都国际规划建设的600亩现代印染纺织城,将成为全球最大数码印染基地;总投资13.6亿元的大唐国际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形成从设计—制造—营销的大袜业产业链。

三、提质增效,动能不足创新补

激发创新活力。一是强化产业布局。制订《关于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产业链协同机制的实施意见》,以“链长+链主”协同机制为抓手,统筹谋划制造强市“229”计划,重点培育时尚袜艺、美丽珍珠2张全球产业“金名片”,打造金属材料加工、智能视觉2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9个国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产业集群。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先后制定出台“数字赋能2.0版”“企业长高长壮十二条”“珍珠转型升级”等制造业强市政策,对企业购置智能装备(如袜业一体机)给予最高40%、封顶5000万元(指全策中最高)的奖励补助。近三年,全市累计兑现工业政策资金8亿元以上,2022年度兑现27526.99万元。今年至目前已兑现3.3亿(不含省拨1400万),超额完成年度兑现目标。三是强化创新支撑。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落地浣江实验室、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增强科创平台对人才的吸附力、承载力。聚焦“万亩千亿”制造业集群,举办全球创业大赛智能视觉系列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高端赛事,引进优质人才项目为制造业加速升级持续赋能。2022年,全市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41人,省级领军人才25人,均居全省第一。

附件:诸经信〔2023〕18号关于人大诸暨市十八届二次会议第81号建议的答复.pdf




诸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28日

信息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