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的健康科普
一、什么是肛肠疾病?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于肛门直肠部位的疾病及部分结肠疾病,其中发生在肛门直肠段最多。如痔病、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乳头瘤、肛隐窝炎、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直肠癌、直肠息肉、脱肛、直肠前突、结直肠炎等。
肛肠科疾病以六大症状最为常见:便血、疼痛、分泌脓液、脱出、瘙痒、便秘。
二、为什么夏季是肛肠疾病的高发期呢?
1.夏季气温较高,休息时间相对减少,身体易于疲劳,食欲也相对不好,身体抵抗力减弱,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夏季食物变质快,人误食变质食物后易发生急性菌痢、胃肠炎等疾病,导致肛周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生。
3.夏季出汗较多,大肠对水分的吸收代偿性增强,粪便易干结,导致排便困难,有时会擦伤肛管皮肤黏膜特别是肛窦,导致感染化脓。
4.夏季出汗多,肛门部位较潮湿,也是肛周感染增多的一个原因。
三、夏季如何预防肛肠疾病?
1.注意肛门部位卫生,勤换内裤,便后清洗肛门。
2.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油腻食物等,多吃容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不吃变质食物,以预防肠道传染病。
3.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适当食用西瓜,既能消暑,又能补充体液,防止便秘,从而达到预防肛周脓肿的目的。
4.积极治疗与肛周脓肿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肛窦炎、腹泻等。如果肛门部位出现不适时,应尽早到医院肛肠专科诊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肛肠病是常见病,顶多也就是痔疮便秘什么的,所以不在意。在这里提醒大家:肛肠病种类繁多,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小觑,切莫因小失大,酿成肛肠“重灾”。如果你或者家人出现以下症状务必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1.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当出现大便次数频多、里急后重、粘液便、大便不成形,扁细等症状,除了饮食因素外,很可能是痔疮、肠癌、直肠息肉所致。
2.便血。当大便后出现厕纸带血、喷血、黑便、隐血便等,是最明显的肛肠疾病信号。痔疮、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直肠癌等等都会有便血症状,这些疾病都不能拖,越拖越难根治。
3.肛周或肛门红肿疼痛。肛周红肿疼痛多是肛周脓肿、肛瘘,肛门疼痛红肿多是痔疮。这三种病都不是能自愈的,务必及早治疗。另外,切记肛周红肿疼痛千万不能自行用热敷,会加重病情的。
4.肛门坠涨。肛门坠胀感的病因可能是直肠脱垂、各种炎症、内痔脱出、直肠息肉外漏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肛周感染。
5.肛门瘙痒。瘙痒不是病,痒的背后是大危机。早期的肛门瘙痒可能你还能忍,但不断地抓挠引起肛周溃疡,长期不治疗,会有蔓延到会阴或阴唇的风险。
6.长期便秘。虽然说不必出现便秘就往医院跑,自己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先试试。但是长期便秘就不是什么小事,长期不把肠道毒素排出体外,容易导致皮肤变差,诱发各种肛肠疾病。
7.腹泻不止。出现腹泻不要马上吃药,等拉一两次后再饮食或药物治疗。如果还是没用,务必到医院查明原因。期间还要注意补充水及电解质。
四、如何预防肛门直肠疾病?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全身气血流畅和增加肠道蠕动。
2.注意饮食卫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帮助大便通畅。
3.保持大便通畅,不要久忍大便,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不要长期服泻剂。
4.保持肛门清洁卫生,要经常洗浴,保持干燥,便纸要柔软,防止擦伤。
5.与肛门部位相关的疾病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