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胰岛素,拒做“小糖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胰岛素制剂是目前治疗糖尿病历史最长、疗效肯定的重要降糖药物。
今天,药师就跟大家讲讲怎样正确使用胰岛素,不做“小糖人”。
一、胰岛素按来源分类,主要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可以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等,不同类型的胰岛素使用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常见胰岛素的注射时间:
表1:常见胰岛素的注射时间
二、胰岛素的保存
1. 尚未开封的胰岛素(包括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笔芯和胰岛素预充注射笔)应储存在2-8℃的环境中。可以把胰岛素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切勿放冷冻室,以防结冰。一旦结冰,即使解冻,胰岛素也不可再使用。
2. 启封的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笔芯(注射针头刺穿橡胶塞后),应放在室温环境(不超过25℃),可保存一个月,应避免光和热,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同胰岛素生产厂商胰岛素的储存参看厂商说明书)。
3.外出携带胰岛素时应避免过冷、过热、阳光直射及反复震荡等情况。未开封胰岛素可放在专用的胰岛素冷藏盒或保温杯中,也可放在装有冰袋的冷藏包中,注意不要直接贴着冰袋放置,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放入2-8℃环境。已开封使用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携带,当温度超过30℃时,也应放在冷藏盒或保温杯等中携带。
三、胰岛素的使用方法
1.注射部位
胰岛素的注射装置包括胰岛素注射器、胰岛素笔、胰岛素泵。胰岛素泵的位置相对固定,可以依照患者个人意愿选定合适的位置。注射部位应选取皮下脂肪丰富的部位,主要包括上臂外,腹部、臀部、大腿外侧,每个位置吸收速度为腹部>上臂>大腿外>臀部。
各个部位的位置选择见下表及图:
2.注射的规范步骤
①注射前先洗手;
②核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查看有效期,看药液是否有变色或沉淀变质;
③安装胰岛素笔芯,如为混悬液胰岛素,需充分混匀,直至液体呈均匀的白色混悬液;
④消毒笔芯瓶口;
⑤安装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排气,旋转剂量栓到1个单位后推压按钮(可重复此操作),直到针尖上出现一滴胰岛素为止;
⑥按医生指示的剂量,旋转剂量栓至所需单位数;
⑦检查注射部位和消毒,避免在伤口、疤痕、硬结部位注射;
⑧注射前是否需要捏皮,以及进针的角度,则可以根据胰岛素注射笔用枕头的长度来确定。一般来说,多数成人4毫米针头无需捏皮,垂直进针即可,体质偏瘦者捏起皮肤,呈45度或90度角进针;
⑨注射完毕后,针头至少滞留10秒后再拔出,之后用无菌棉签轻按压针眼片刻;
⑩注射完成后,需要给针头立即戴上外针帽,并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随后丢弃在加盖的硬壳容器中。
另外,要注意勤更换注射针头,注射笔不要与他人共用,如果注射后有少量出血,千万不要摩擦,应该用消毒棉按在注射点上1-2分钟,以免皮下淤血,造成局部感染。很多患者没有掌握好注射手法,易把胰岛素注射到肌肉层。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疼痛,使患者对胰岛素注射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使血糖水平降低过快,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3.注射部位的轮换
注射部位应有计划、轮换、分散使用,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大轮换”和“小轮换”两种。大轮换是指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比如说第一针注射在上臂外,接下来的选择可以依此是腹部、臀部、大腿外再轮换至上臂外。小轮换是指每一个注射部位的注射间隔至少1cm,保证同一注射点再次注射的时间应超过1个月。有计划的轮换能够最有效的保护皮肤,防止同一部位长期被注射产生皮下脂肪增生,影响胰岛素吸收甚至损坏皮下脂肪。
四、糖的控制目标
使用了胰岛素,我们就要对血糖进行监测,只有达到了治疗目标,糖尿病才算控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