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绍兴市银色人才助力“六大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诸暨市“幸福之家·警暖园”爱心帮扶项目荣获一等奖。“看着孩子们把头发染黑、把文身洗净,最后回归家庭和课堂,才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台上,退休干部顾菊丽分享了她在“警暖园”的志愿服务。
据悉,“幸福之家·警暖园”成员由“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和警员、社区工作人员等组成,通过建立档案、心理辅导、家庭辅导、文体活动等真正走进“问题少年”的内心,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关键一步。
这群孩子怎么办
2019年初,诸暨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巡区内拉车门盗窃车内物品的案件高发,这些人近半数都是未成年人,管教难度大,被民警教育后很快又重蹈覆辙。工业新城派出所社区民警袁洋也碰到同样的难题,小区里经常有“毛孩子”失踪,彻夜不归,最后往往都在网吧、KTV、酒吧等场所找到,让父母很担心,也影响辖区的安定。
家住陶朱街道的小陈原本是一名好学生,但自从母亲人狱后,他变得沉默寡言,刻意躲避老师、家人的关注,逐渐和社会上的不良朋友混在一起。
这群孩子怎么办?
6年前,诸暨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发起建立“警暖少年工作室”,探索帮扶边缘青少年。在帮扶的过程中,民警们发现,这些青少年在抓获释放后,还会再次犯错,循环往复,难以管教。同时,孩子的转变需要孩子家长的支持,看着比自己年纪还轻的青年干警,家长们显得不信任、不配合,这更让青年干警犯了难。
2020年,市公安局原政委宣国祥担任诸暨市关工委关爱团团长,公安退休的全国优秀民警杨光照担任关爱团副团长、一批公安退休的老干警成了关爱团团员,重点是参与对失足失范未成年人的审理,并进行帮扶。了解到关工委有此行动计划后,“警暖少年工作室”成员黄飞带着这个难题来到关工委寻求解决途径。从此,老政委、老干警、心理专家和年轻干警一起发力,守护失足失范未成年人。
多方联动警暖升级
2021年,“警暖少年工作室”在诸暨市关工委的牵头下,公安局、检察院、妇联等部门建立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参与支持下,公安局离退休党支部推动下,升级成为“幸福之家·警暖园”。通过“心理+法治”的模式.取得显著效果。
“其实这些孩子缺的是一种自我认定的存在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寻找这种存在感。”找到方向后,“幸福之家。警暖园”发挥公安局离退休党支部的作用。联合关工委、检察院、市团委组织一系列活动,老政委、老干警发挥威望优势,协调未成年人家长配合。
年轻干警经过《工作人员心理督导》《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等团队辅导培训之后,开始脱下警服,以大哥哥的身份和问题青少年相处,一起做公益、研学。
针对问题少年家长,开展《做自己生命的英雄》《培养孩子独立自信》《你好,青春期》等讲座,帮助更多边缘青少年走上正道。
随着活动形式的多样,参与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
“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会给表现优良的孩子发放奖励证书和书籍,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也可以给其他孩子一个学习的榜样。”巡特警大队民警朱寅说。工作室还联系了新动能直播基地、富润集团等本地知名企业,为孩子们教授直播、机械加工等技能,拓展他们未来的就业途径。
自2019年以来,“幸福之家·警暖园”项目已累计帮扶235名孩子,诸暨市本地未成年人盗窃案发案率年均下降24.7%。“希望有一天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能彻底‘清零’。”顾菊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