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科学技术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诸暨市科技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以“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持续聚焦科技企业、科创平台、要素保障等,保持“开工即开弓,抓好开门红”的奋斗姿态,全力推进创新深化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及下半年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成效
1-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27.75亿元,占营收比重4.71%(绍兴第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1.3亿元,同比增长21.5%(绍兴第三),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8.5%(绍兴第一);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9.42亿元,同比增长10.30%(绍兴第三),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0.70%。
(一)聚焦科技企业主体,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力。
一是创新主体量质提升。实施“高新化”行动,健全培育机制,通过政企亲清会、企业座谈会等了解企业需求,对“二次”申报的企业,注重复盘、查找原因、补缺补漏,提高申报通过率,已摸排备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8家、重新认定高企143家,组织330余家企业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是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已启动2024年度“揭榜挂帅”项目申报,摸排企业需求8只;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已摸排上报省重大装备技术需求6个、中央引导资金储备项目1个;省“千项万亿”重大建设项目科技创新强基领域项目入选4项,核定完成投资3.70亿元,完成率38.9%;超长国债项目通过省发改委审核1项(绍兴唯一一只卫星、火箭类项目);审核上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17项、推荐申报绍兴市基础公益项目6项。
三是科技服务提质增效。推进科创板块增值化服务,完成“科技板块增值服务事项梳理清单”、省“民营经济32条”梳理,制定一体融合细化清单,健全科创服务“一类事”机制,配置“一常+N专”人员,持续营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1-5月,科创服务板块办件量达356件,其中技术合同登记事项230件、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事项34件、创新券申领事项64件、新产品试制2件、省科小26家。
(二)聚焦科创平台载体,强化战略科技驱动力。
一是平台管理优化完善。制定出台《诸暨市共建科创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深化高能级科创平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先发地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规范平台管理;召开平台季度工作例会,完成浣江实验室、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2023年度财务审计及绩效评价,对3家考核不合格平台进行清算关停,力求高效发挥平台创新策源作用。
二是高能级平台高质量建设。以“创新平台提能造峰年”为抓手,提升科创平台硬实力,上半年浣江实验室获批省新型研发机构、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申报资格,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与杭州海康威视共建的“智能物联网络与数据安全实验室”入选首批全省重点实验室;1-4月高能级平台共申报国家级领军人才34人,申请发明专利22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开展横向技术合作7项,引进孵化科技企业3家。
三是产业创新平台高水平发展。诸暨G60创新港2024年共实施标志性工程1项、重点建设项目17项,1-5月完成投资18.5亿元,完成率52.09%;建强“双创”载体平台,创成绍兴市第一批众创空间2家、孵化器1家,其中瑞祥数智科创园孵化器被认定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为绍兴市级唯一认定;坚持以开放促创新,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已推荐喜盈天科技申报国家科技合作基地,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申报国际联合实验室至省科技厅。
(三)聚焦要素保障服务,增强科技创新向心力。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创新生态。优化出台科技新政,印发《诸暨市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强市若干政策》(诸政办发〔2024〕9号)、《诸暨市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强市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诸科〔2024〕16号);开展惠企政策宣传,网络宣传平台与纸质宣讲手册总计阅读量超5000次;紧抓政策落地,上半年兑付科技资金超800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70%;发放创新券283.44万元、“科创贷”共计2468万元。
二是强化人才引育,增强发展动力。拔高站位继续做好科技人才工作,通过平台引才、企业引才、伙伴引才等方式,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招引,为A类外国人才办理工作许可13人次。
三是深化产学研融合,挖掘创新潜力。出台《诸暨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全市已新增就业大学生12242名、青年博士49人,举办各类校企对接活动50余场;举办校企对接活动50余场,开展俄罗斯青年科技专家“中国大使奖”获得者中国行(浙江诸暨)、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产教融合交流会等活动,摸排科技奖15项,加速科研成果引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