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局 > 水利资讯 > 水利要闻
超额完成!诸暨市水库确权登记圆满收官!
发布日期:2024-12-26 15:26 浏览次数:

诸暨市共有170座水库,辖区内水库数量居浙江省县(市、区)首位,2022年该市初步开始水库不动产权登记探索,在全省层面取得较好示范效果。2024年诸暨市紧扣国家级水库不动产登记试点契机,从制度组织、难点破解、要素保障等方面为水库办证积累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截至2024年底诸暨市已累计完成161座水库的不动产登记工作,超额完成试点地区任务要求(任务要求90%的水库需完成产权登记),办证数量居全省第一,圆满完成全国试点工作。

一是建章立标形成体制机制。2024年全国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诸暨市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印发《诸暨市小型水库不动产登记实施方案》,为水库办证工作明确路径,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依据。同时两部门积极同市政府及其他单位协调,依托诸暨市小型水库不动产登记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配备工作班子、制订工作方案、出台配套文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处理协调重大问题等一系列措施,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紧密配合逐一破除阻碍。诸暨市水利局在前期摸排工作中发现许多水库可能存在“跨村”共有情况,涉及到多村问题,便给产权化推进工作带来考验。为此市水利局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水库权属“跨村”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对“跨村”问题进行明确,厘清争议内容,确定了“先易后难,权属共有”的办理原则,分类推进权属办理,如归属明确的,按规定流程办理;归属多个村的,经村委会及属地镇街认定后明确为多村共同所有;权属界限模糊且争议无法调和的,对权属清晰部分先行确权办理。试点工作以来共化解权属界限模糊问题1处,完成12座“跨村”水库不动产颁证。

三是优化流程加强要素保障。一方面是办理流程优化。2022年初步探索阶段,诸暨市小型水库办证模式为“先踏勘、后审核”,即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属地乡镇先逐一到水库现场进行踏勘,再进行资料审核办证。2024年试点地区工作开展以来,市水利局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减轻基层负担,按照工作方案精神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调整,将不动产权办证模式从原先的“先踏勘、后审核”调整为“先预审、后踏勘”,相关办证手续资料和流程方面实现产权人办证“最多跑一次”,办理时效缩短60%以上;另一方面是资金倾斜。结合我市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将办证过程中的水库测绘费用(1-1.5万元/座)进行保障,打破部分乡镇因资金问题而产生的“不愿办”困境。

信息来源:办公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