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6002016/2024-162172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水利
发布机构: 诸暨市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4-11-27

诸暨市水利局关于印发《诸暨市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12-27 17: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水利局
政策解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级有关单位:

《诸暨市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2024-2027年)》已完成备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诸暨市水利局

2024年11月14日


诸暨市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2024-2027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根据《节约用水条例》《浙江省水资源条例》等关于全面加强水资源节约的战略部署,按照《浙江省水利厅等11部门关于开展浙江省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水资〔2024〕4号)要求,结合诸暨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资源全面节约战略,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推进农业、工业、城镇和非常规水利用等重点领域节水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健全水效提升政策机制,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主要目标

根据诸暨市水资源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着力于建设“幸福水网、资源水网、智慧水网”,构建更高水平的水资节约利用与供给保障体系、更高水平的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增强水资源承载能力,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到2027年,全市用水总量目标为4.0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6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内,节水型社会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节水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基本完善,节水基础设施逐步提升,节水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意识进一步增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农业水效提升工程

1.推动农田节水灌溉。以大唐街道、陶朱街道、暨南街道、店口镇、枫桥镇、浬浦镇、山下湖镇、姚江镇为重点,开展《诸暨市2022-2025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诸暨市2026-2035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继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任务量以省级逐年下达任务为准。

(二)实施工业水效提升工程

2.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聚焦火电、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开展19家年用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规上高耗水工业企业用水定额对标达标行动,组织不达标企业开展节水改造,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装备。在节水型企业建设工作基础上,遴选一批重点用水企业和用水产品水效领跑者。

3.推动园区节约集约用水。推进工业集聚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建设,以诸暨经济开发区为重点,推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用水系统集成优化。

(三)实施城镇水效提升工程

4.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结合城市更新、园区改造,完成公共供水管网新改建2km,持续推进管网分区计量,完善管网检漏制度,建立管网智能化管理平台,完善供水管网漏损管控长效机制。

5.推动公共领域节水。对年用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的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和酒店、商场等服务业开展用水定额对标达标行动,组织未达标单位实施节水改造。推进公共机构、单位节水建设管理。推进公共机构节水器具普及更新,打造一批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

(四)发展节水产业

6.推动节水服务产业发展。落实水效标识制度,推进节水产品认证,推行节水产品政府采购。发展节水服务产业,培育一批第三方节水服务企业,引导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依法参与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营,在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企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领域实施合同节水。到2027年,完成1例合同节水试点。

(五)健全水效提升政策机制

7.严格节水指标管理。明确诸暨市行政区域万元GDP用水量控制指标,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约束性指标体系。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统筹管理。明确行政区内可用水量,合理配置本地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

8.建立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机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与规模、水资源禀赋与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状况,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依托诸暨市水资源管理现状,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数字化应用场景,制定水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统筹管理。

9.建立水效评价机制。建立重点用水领域水效分析和通报制度,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水平不断提升。

10.推动水价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11.健全资金扶持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水效提升项目的资金投入,对分质供水、节水改造、非常规水利用等建设项目,以及节水产品和技术推广等给予补助或者奖励。

12.完善节水市场机制。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用水权交易,畅通优质水资源价值转化通道。

13.加强取用水计量监测能力。完善取水计量在线监控体系。推进公共供水管网内用水数据归集治理,编制用水监测报告。对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用水户实行用水计量在线监测。公共供水管网内年用水1万立方米以上企业数据归集率、完整率、准确率达到9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水利局负责协调水效提升计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统筹水效提升计划的实施。发挥节水工作议事协调机制作用,制定本辖区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明确部门责任分工,确保完成水效提升计划目标任务。

(二)严格监督考核。实行节水目标责任制和节水考核评价制度,将单位GDP用水量、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完成情况等节水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及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强化技术支撑。加强节水工作技术支撑,鼓励第三方节水服务企业参与节水咨询、技术攻关、计量监测、技术性监督,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四)开展宣传引导。依托节水宣传教育基地、水情教育基地等平台,开展节水技术培训,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和节水技能。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形成自觉节水的社会共识和良好风尚。

附件:1.诸暨市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计划任务分工

              2.诸暨市重点用水领域水效提升项目(2024-20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