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发霉、变质了别心疼,直接扔掉!
生活中,许多食物在正常的时候是美味的食材。但你知道吗?这些我们日常享用、看似无害的食物,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剧毒,威胁到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快来看看是哪些食物吧!
1.有异味或霉点的坚果
说到坚果,大家肯定会想到这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价值高,还富含对健康有益的蛋白质和好脂肪。但是,如果存储不当,湿气重的环境会让它们变质,产生霉菌。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张薇201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而这种毒素是目前化学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其毒性是剧毒毒药砒霜的几十倍,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因此,坚果和豆类只要有异味或有霉点,千万别吃赶紧扔。
2.发芽的土豆
土豆可以说是各种菜式的“常客”,无论是炒菜、炖肉还是做汤,它都是非常好的搭档。但是,土豆中天然存在一种生物碱类有毒物质——龙葵碱,正常情况下龙葵碱的含量极低。而如果土豆发芽了,发芽处龙葵碱的含量很高。龙葵素一旦摄入人体,就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律不齐、呼吸困难等情况。
3.黑斑的红薯
红薯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受潮或者储存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黑斑,甚至腐烂。而红薯发黑主要是因为受到了一种名为“黑斑病”的侵害,这种病菌不易被高温杀死,还会产生番薯酮和番薯酮醇毒素,此类毒素主要损伤人体的肝脏,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出血、休克。
4.发霉的生姜
说到生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可是厨房的必备食材。蒸鱼、炒肉、煲汤时都少不了它,不仅能去腥除膻,用它入菜也是能给菜肴增色不少。但是生姜放置时间较长,很容易变坏、发霉,生姜一旦发霉、腐烂,它的“黄樟素”含量就会急剧增加。“黄樟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了《2B类致癌物清单》,食用后容易被人体肝脏吸收,称干细胞中毒变性,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所以,发现家里的生姜长出霉毛,或是生姜发霉、变黑变糠,就赶紧丢掉!
5.发霉的水果
水果储存不当容易导致霉变,尤其是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霉菌会迅速繁殖。如果发现水果表面有霉斑,不要只是简单地把霉斑部分切掉就食用,因为霉菌的“根须”可能已经深入水果内部,最安全的做法是将霉变的水果全部丢弃。
食物发霉、变质之后,有些人会把发霉的部分切掉,继续食用!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肉眼看不到发霉的地方也可能存在霉菌。霉菌产生的毒素可以扩散到食物的其他正常部位。其次,霉菌一旦产生,就很难清除干净,即使经过高温烹煮,也只有杀死一部分霉菌,依然无法全部清除。
因此,食物发霉、变质了别心疼,直接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