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02-29 16:1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3年以来,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抓实精细化管理,护航城市安全运行,不断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美丽城市管理好,规范文明执法好,人民群众口碑好”的新时代综合执法新征程徐徐启幕。

一、更见深度,释放“大综合一体化”效能

一是事项划转和赋权镇街高效有力。综合执法领域事项由改革前的10个领域167项,扩展至27个领域1483项。民宗、民政等领域办案量与划转前相较同比提高50%以上,发展改革、教育、档案、财政、地震等新领域行政处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领域覆盖达92%。目前,诸暨76%的执法力量下沉一线,对14个中心镇街进行赋权,改革成效不断涌现,执法效果指向协同与高效。赋权后,镇街综合执法领域信访投诉大幅下降,2023年暨阳街道、店口镇等4个镇街被评为绍兴市第一批执法规范示范乡镇(街道)。

二是整合监管力量强化执法协同。印发《诸暨市2023年度综合监管(综合查一次)执法计划》,梳理大型商超、道路运输及安全、燃气经营等40余张涉企“综合查一次”清单,覆盖执法事项304项,涉及执法单位18家。去年,诸暨全市共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行动332次,减少扰企4574户次。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会同镇社会治理办、综合信息指挥室、司法所及政务12345等4支力量集中办公,接待受理、接警出警、矛盾处置、立案调查等环节“一站式解决”。

三是聚焦队伍全科型稳步提升。规范改进执法行为见行见效,通过赋权镇街规范化示范点建设,全方位、全流程复盘溯源综合行政执法队办案流程,一支队伍管执法”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诸暨市赋权乡镇(街道)执法办案操作细则》《案件办理流程规范》出台,高频执法事项自由裁量基准得到细化。加强重点领域指导,编制办案模板和典型案例,制作办案指引47例,持续提升执法人员办案能力,推进“教科书式执法”,办案时限同比压缩66.7%。出台《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执法人员素质提升年培训方案》,对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各赋权镇街执法队员开展系统性执法能力培训,针对案件法律适用和日常执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部门分析会商30余次。以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为重点,加强建设、自然资源、人社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共组织43次培训,参加培训人数共2055人次。

二、更见力度,常态长效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23年,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639起,其中简易程序3794件,普通程序3845件,重大案件办理130起,新案由拓展81起,非现场执法办理119起,覆盖23个领域。共有复议案件28起,诉讼案件5起,主要集中在人行道违停和规划、建设领域,截至目前未有被纠错和败诉的案件。全市综合监管(综合查一次)计划完成率为92.36%,连续两年无诉讼败诉和复议纠错案件。四季度综合考评排名全省前列,综合执法事项和领域覆盖率、行政诉讼败诉率、重大案件办理等10余项指标居绍兴首位。

二是落实措施全力控违拆违。过去一年,通过出台《2023年诸暨市控违拆违工作要点》文件,对存量违建销号,新增违建零容忍,共处置违建673处,面积74.93万平方米,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获浙江省2022年度“无违建县(市、区)”和2022年度十佳存量违建处置示范县(市、区)。陶朱街道、浣东街道被评为绍兴市级“十佳治违控违示范乡镇(街道)”,其中,陶朱街道获得省级“治违控违示范乡镇(街道)”荣誉称号。开展全市小区违建情况联合督查,着重对暨阳街道、陶朱街道、浣东街道、大唐街道和暨南街道五个城区街道范围内小区重点排查,控违拆违工作抓铁有痕。

三是加强平安建设守土有方。为巩固深化“枫桥经验”基层自治成果,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违建管控,加强源头治理,诸暨提炼出了“一区一策”引导小区自治的方案。根据住宅小区房屋特点,在不违反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等情况下,参照《绍兴市区阳光房和雨棚必拆类型导则》《绍兴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等政策要求,引导小区业主统一制定装修方案、加强自我管控,业主“上岗”,凝聚共识。

三、更见气度,绘好营商环境风景线

一是包容审慎,做好宽严相济文章。过去一年,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也推进行政执法领域包容审慎监管,以“低”行政成本创造“高”社会效益。为7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出台行政处罚事项裁量基准清单,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轻微违法免罚清单9项;强化合规经营帮扶指导,制定10余张企业年度合规体检清单、10项以上涉企问题快速执法响应预案。

二是多元惠民,打造普法宣传矩阵。充分利用法律法规发布实施之际以及亚运会、“12.4”法治宣传日、反诈宣传月、党风廉政宣教月、安全宣传月、垃圾分类宣传等各种时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23年共开展普法宣讲13场次,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服务1500余次。发放宣传册(折页、宣传单)3000余张、悬挂宣传标语100余条、现场播放宣传视频20次,制作“蓝朋友”系列普法短视频并在“城市蓝卫士”“诸暨西施眼”等官方平台播出;通过以案释法在新华网、浙江日报、法治日报等省级市级媒体普及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学习气象法律法规。

三是“一企一档”,帮企助企优服务。“一企一档”即为辖区每家工业企业建立一份安全监管档案,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存在违法建设面积、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消防安全鉴定报告及后续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情况等,内附企业平面图、违建照片,执法人员在每次现场巡查后实时更新档案。

以诸暨全市6448家宗地企业数据为基础,建立企业违法建筑数据库,开展“一企一档”工作,是诸暨为便民利企推出的其中一项增值举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该市已清查企业6448家,完成建档5700家。坚持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引领,去年以来,诸暨市聚焦助企纾困,通过构建靠前服务、规范执法、融合治理三大体系,打造“清而有为、亲而有度”的“枫桥式”执法模式,培育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四、更见温度,共护城市独特烟火气

一是执法关切积极回应。用心解答“地摊经济”与人民群众生活并存的城市治理考题,探索建立农产品自产自销疏导新模式,通过积极与大型商贸体合作,诸暨已设立飨街、城市广场一百超市北侧、万塘汇3处农产品自产自销疏导点,划定摊位210余个。同时,新增疏导点周边车位1493个,推动车位周转率增长4倍,相当于增加13个中型停车场,疏堵结合治理乱象,切实提升服务群众质量。

二是优化升级管理方案。去年,一批城市管理的升级方案在诸暨相继出台。如,《诸暨市打造清洁城市“四大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全面统筹清洁城市建设分步目标,行动时限和考核方式;《诸暨市城市道路(公路)临时占用、施工开挖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市政设施、小区改造、管网铺设等施工建设项目开挖管理,杜绝野蛮施工等等。组建“城市观察员”队伍,走街串巷,成为赋能监管的流动“哨兵”。

三是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枫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率先与调解志愿者联合会、红枫义警联合会、民安公益救援中心、枫桥大妈互助联合会4家社会组织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志愿者真正参与到涉及综合行政执法的矛盾调解和宣传、整治,规劝轻微违法行为,河道和林业巡查整治等工作中。

五、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有关情况

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带头学法用法、组织干部学法、严格依法决策,牢牢掌握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权、管理权、控制权。

一是带头学法用法。坚持把法治学习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层党组织首要政治任务,针对上级出台的各项教育体育政策文件、上级召开的各次重要会议,第一时间进行认真学习,真正做到吃透精神、融会贯通,不断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执法改革和组织实施能力、预防和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

二是组织干部学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学习的必修课,列入党员培训、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领导班子专题研讨学习4次,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共72次,各级党组织书记讲主题党课及宣讲8次,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组织全体党员到枫桥经验陈列馆现场学习、参加“大道之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线上观展等活动2次,参与党员人数达160人次。

三是严格依法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好“三重一大”制度,严格遵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举手票决、会议决定”制度,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2023年,已召开党组会29次,研究重大事项19项,“三重一大”等事项都民主决策。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紧紧围绕政策调整、高频执法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法治化轨道。

四是落实政务公开。综合执法公开信息主要涵盖机构信息、政策文件、机构信息、人事信息、工作年度报告、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等内容。2023年度在我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信息48条。2023年度,我局没有收到公开信息相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情况。

六、本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依法行政意识仍需加强。部分干部系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是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足。法治宣传大多是按要求完善“规定动作”,宣传方式不够多样,缺乏针对性和新颖性,不够“接地气”。

七、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提升思想认识,抓好责任落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绘就的法治浙江蓝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理。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相结合,与学习党史和宣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相结合,作为各项执法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在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法的实效性,提高学法用法的潜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坚持大综合方向为统领,配合做好行政执法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系统集成改革,健全执法协同机制,实现部门间、区域间、层级间一体联动,形成职责更清晰、队伍更精简、协同更高效、机制更健全、行为更规范、监督更有效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能力。

三是拓宽宣传渠道,推进普法宣传。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结合“八五”普法规划等有关要求,在城市市容、违法建设、人力社保等全方面,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全过程深入开展综合执法法律法规教育,全力做好法治宣传,加大普法、学法、用法力度,创新普法形式,建设法治宣传阵地,为全市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