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一只鱼”品牌成爆款,小店店主们也想到“鱼塘”蹭流量,纷纷找路子制售假冒侵权商品,一时间售假店铺在网络平台占去“半壁江山”。
日前,诸暨市公安局主动作为、扛旗担当,全链条破获侵害“一只鱼”企业知识产权、制售假冒注册商标案件,有效维护企业品牌权益与形象。
山寨鱼屡禁不止 网红鱼成长受阻
2023年,一只鱼网络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只鱼”公司)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主销“一只鱼”袜子,迅速跃为网络袜业销售头部企业,在国内先后成立七家销售公司,年销售额超10亿元。
而这些袜子全部来自诸暨市大唐街道。2023年3月,浙江一只鱼纺织有限公司在大唐注册成立,业务关联诸暨市500多家袜业产业链小微企业,是大唐袜业的产能龙头。
淘宝官方店铺的正品“一只鱼”袜子
从2023年下半年起,网络平台上涌现大量“一只鱼”仿制产品,有规模售假店铺达40余家,真假产品甚至达到各占半壁江山之势。
这些“山寨鱼”产品及外包装和正品极其相似,只是产品质量堪忧或价格参差不齐,频频遭到消费者举报和声讨,对企业维护品牌形象、保持产品质量方面造成巨大冲击,品牌价值面临归零风险。
超前感知风险 响应企需指点迷津
2023年年底,诸暨市公安局通过“警企云”产业链预警平台发现,大唐有数百家小微企业产量低迷,甚至一度陷于“停摆”阶段。经过分析,这些小微企业都生长在“一只鱼”袜子产业链的各个“枝桠”上。
高产期缘何成为干涸期?大唐派出所第一时间走访调研了“一只鱼”公司。原来,在售假店铺席卷全网的困境下,公司不得已让全部生产车间停工来追溯制假源头,但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反而“一只鱼”关联的几百家小微企业都同步受到了强烈冲击。
“一只鱼”袜子生产车间
“假货量大面广,销售公司又在全国各地,维权之路千头万绪……”公司相关负责人道出了难处。
掌握这一情况后,诸暨市公安局主动作为,群策群力为“一只鱼”制定破难方案。2024年1月,诸暨市公安局正式成立由食药环知森大队与大唐派出所牵头侦办的专案组。
跨省全链打击 “假鱼”成不了“真鱼”
通过对网店经营、生产制造、贴牌包装、防伪网站等多环节全链条深度研判,专案组首先掌握了以季某为首的袜业制假售假团伙。
1月25日,专案组抽调精干警力前往浙豫两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对季某为首的9名犯罪嫌疑人成功实施抓捕,查扣假冒“一只鱼”品牌袜子3万余件,涉案价值超五百万元。
据季某供述,其是自营电商,在网上看到“一只鱼”袜子爆火,便委托熟人叶某的工厂制造加工假冒“一只鱼”的袜子,按照正品进行复刻。
警方查获的假冒伪劣“一只鱼”袜子,有完全仿冒外包装的,也有看上去相似但字样不同的
叶某联系了印刷厂印制包装、防伪码等,并通过不同自营业主代发、分销,在网店上以“一只鱼正品直销”为幌子并从中获利。
这些趁虚而入的经营者自以为掌握了流量密码,可惜“假鱼”终究成不了“真鱼”,这一举,诸暨警方实现产销全链条打击,当周“一只鱼”产品假冒网店下架16家。
全程增值护航 袜都卫士助企安家
四月中旬,民警赴义乌、江西抓捕涉嫌制售假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又“端掉”两家店铺,涉案金额八十余万元。
“有时打处成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可能是一家小店铺,但我们会以小见大、逐步清零,给‘一只鱼’,也给更多企业在大唐安家的信心。”大唐派出所所长赵桢说。
该案侦办后,“一只鱼”公司信心大振,大唐的众多小微袜企因上游稳定订单重新焕发活力,总部公司多次对诸暨公安护企优商的真心实措表示感谢,目前已确定向诸暨迁移销售板块,注册“一只鱼”销售有限公司,实现产销全链落户。
“一只鱼”袜子生产车间
此外,大唐派出所还将“增值式”服务贯彻到底,积极协助“一只鱼”公司开展事后维权赔偿工作,同时联动市场监管局多次进公司开展预警防范与电子防伪标识强化宣传,引导负责人加强互联网侵权信息自主筛查、使用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即时存证,争取逐步实现“事后化解”向“事前预防”转变。
--------
通过超前感知、精准打击、全程服务,诸暨警方开辟产业链“增值式”护航路径,为破除区域品牌仿制现象突出、管理无主等难题提供参考,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安家,助力小微袜厂协同共进,形成高品质产品集群建设格局。
在“一只鱼”公司负责人的感谢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人生何处是归途,此心安处是吾乡。”
正是因第二故乡的“卫士”用心、贴心、独运匠心,才能让袜都的每一个平安细胞更加安心、舒心、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