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四季度工作情况

2024-04-02 16:1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农业农村局

一、10月份工作小结

(一)抓好农业生产建设。一是抓好农产品稳产工作。助力粮食高产,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承办水稻现场观摩会。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初步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储备区划定方案制订。推进第三次土壤普查,完成技术服务单位采购、调查点位采样检测以及补贴资料审核。推进生猪稳产,指导创建主体完善兽药减量化、饲料环保化“两化”材料,开展线上初评。二是抓好农业安全管理。加强执法检查,做好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等执法工作。确保沼气安全,督促第三方服务机构做好废弃沼气工程填埋处置。排除农机安全隐患、农家乐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亚运”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抓好乡村产业发展。我市西施石笕、同山烧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举办2023年诸暨稻米“珍䱊”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推进茶叶公用品牌建设,开展2023年西施石笕茶标准化炒制技术培训班,推进西施石笕茶包装2.0版、3.0版的对接和制作。推进香榧品牌建设,推进与浙江农林大学的校地合作。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完成2022年度农业“双强”项目绍兴市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验收,报送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资料。

(二)推进乡村集成改革。一是推进强村富民。持续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化低收入农户帮促,跟进低收入农户产业帮促基地创建评选,2023年度拟创建3个诸暨市级产业帮促基地。二是推进土地改革。做好农民建房“一件事”审批管理,做好试点镇街复垦项目立项工作,做好陈宅镇石壁湖村项目完成后的管护耕种工作。推进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专项整治,全市问题图斑已经通过省厅审核。推进承包地管理工作,参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培训。做好农业标准地建设,初步拟定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配套用地相关政策。推进二轮延包试点工作,参加全国二轮延包视频调度会,汇编二轮延包政策资料。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与牌头镇坑西新村、金龙塔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推进与牌头镇意向村的土地流转协议签订工作,积极对接马剑镇、璜山镇、陶朱街道。

(三)推进美丽乡村迭代。一是顺利召开“千万工程”全国现场会。前期做好全国现场会筹备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完善展板、海报等宣传资料和讲解词。继续开展沿线环境卫生整治。推动枫源村经验业态提升,打造“共富工坊 溯本枫源”为主题的共富工坊直播间和小吃店面,推广展示枫桥香榧等“一乡一品”农特产品。召开千万工程现场会协调会,分解任务、加强协调,统筹相关部门(镇街),做好接送、用餐、应急保障、秩序维护。完善流程,查缺补漏,“千万工程”全国现场会顺利召开。二是推进全域和美建设。完成和美乡村示范县创建备案和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完工信息填报。指导乡镇开展诸暨市级未来乡村创建,指导未来乡村创建村提升“浙里未来乡村在线”日活跃度,准备迎检工作。三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提升“三大行动”,已完成迎亚运及“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活动农村整体面貌提升专项行动;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业务素质大提升”行动;继续进行区块化物业保洁模式提升农村面貌试点,首批试点村山下湖镇新长乐村、姚江镇巨堂村试点顺利。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严格落实第三方检查每月常态化开展,完成三季度第三方检查。按照省绍要求做好迎亚运、“枫桥经验”60周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巡查,对“两路两侧”重点村环境进行了检查。

二、11月份工作小结

(一)抓好农业生产建设。一是抓好农产品稳产工作。完成秋粮粮食安全考核任务,开展技术培训,完成秋粮收割、冬种播种除草等方面技术指导,举办水产病害、稻渔综合种养及绿色健康养殖相关培训。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推进第三次土壤普查,全面开展土壤调查采样,完成年度补贴商品有机肥材料审核与公示。推进生猪稳产,完成“两化”创建主体的绍兴市级专家审核。二是抓好农业安全管理。加强执法检查,做好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等执法工作,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巡查和浦阳江流域清网行动。确保沼气安全,做好秸秆露天焚烧巡查,完成秸秆收储运示范点建设并验收。排除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农家乐安全生产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完成符合条件的绿色食品续展工作。三是抓好乡村产业发展。推广“珍䱊”稻米品牌,开展“珍䱊”稻米区域性公用品牌线上线下发布会和“好稻米”评选,目前“珍䱊”已入驻一百超市、向阳超市。做好西施石笕茶公用品牌建设,在第十九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上,诸暨市获评“2023年度重点产茶县域”和“2023年度茶叶创新发展县域”;参加潮新闻“好美生活节”活动,西施石笕被评为“2023‘三茶’统筹发展县域品牌传播力奖”,西施石笕品茗街被评为“2023‘三茶’统筹发展十佳茶旅目的地”。推进香榧品牌建设,组织香榧企业参加义乌森博会。推进农业“双强”行动,摸排2024年农业“双强”项目,入库并汇报省厅项目,完成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资料报送。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做好珍珠产业示范建设项目相关项目验收工作,开展同山烧集成创新示范建设项目相关验收进度督查与指导工作,召开同山烧集成所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工作会议。

(二)推进乡村集成改革。一是推进强村富民。持续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化低收入农户帮促,跟进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数据。二是推进土地改革。做好农民建房“一件事”审批管理,做好试点镇街复垦项目立项工作,陈宅镇石壁湖村,继续做好项目完成后管护耕种工作;浬浦镇五美村,已完成治理污染地块的设计和预算。推进承包地管理工作,参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培训,收集整理2023年诸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评材料。做好农业标准地建设,下发相关政策文件。推进二轮延包试点工作,完成实施方案的意见征求,开展二轮延包社会风险评估,完成二轮延包试点情况汇报和政策汇编,调研浬浦镇、次坞镇土地二轮延包情况及镇村延包路径。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开展村民土地流转签约工作。

(三)推进美丽乡村迭代。一是顺利召开绍兴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现场会。前期做好现场会筹备工作,组织预演两次。准备讲解词、点位介绍、视频宣传片等。二是推进全域和美建设。对未来乡村创建工作进行通报,开展验收预演,迎接绍兴市局对省、绍级未来乡村验收;开展第四批省级未来乡村申报;准备和美乡村各类创建验收工作。三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四季度诸暨第三方农村人居环境检查第一批整改。督促人居环境工作前三季度绍兴未检查到的镇街做好四季度迎检工作。开展绍兴人居环境检查四季度整改。继续推进人居环境“业务素质大提升”行动和物业保洁模式试点。对绍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进行检查督促,做好奖补申报工作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体系综合提升自然村确定工作。推进浙江省省级星级示范性农村公厕创建,汇总申报材料。做好健康绍兴检查迎检工作。

三、12月份工作小结

(一)抓好农业生产建设。一是抓好农产品稳产工作。开展冬季技术指导工作,举办茶果蔬防冻防寒相关培训,完成小麦、油菜示范方播后田间管理和除草技术等方面技术指导。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推进第三次土壤普查,编制发布2023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基本完成表层土壤调查采样工作,启动剖面土壤调查采样。推进生猪稳产,完成21场次“两化”创建主体的专家审核。二是抓好农业安全管理。依法办理案件,加强执法检查,做好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等执法工作,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巡查和浦阳江流域清网行动。确保沼气安全,收集审核已处置沼气工程补贴申报资料。做好秸秆露天焚烧巡查,完成绍兴市秸秆综合利用考核、年度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离田利用率报表报送。开展岁末年初农机安全专项行动、农机安全防范等专项大检查,排查农机安全隐患,下乡检查涉及烘干机使用燃煤的农机户。排查农家乐安全生产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产品生产主体、农资店、屠宰场点等点位进行实地检查监测,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的省级动态监测工作。三是抓好乡村产业发展。推广“珍䱊”稻米品牌,借助浙江省农博会平台,对“珍䱊”品牌进行积极推广。做好西施石笕茶公用品牌建设,做好西施石笕旗舰店形象店建设指导,收集整理汇编2022-2023年度西施石笕茶创牌历程资料,组织做好2023浙江省农业博览会实施方案拟定、布展、公众号引流与产品推介等相关工作。推进香榧品牌建设,规范发放枫桥香榧统一包装。推进农业“双强”行动,摸排2024年农业“双强”项目,入库并汇报省厅。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做好赵家与东白湖特色农业强镇提升建设项目公示,姚江特色农业强镇提升项目验收归档,珍珠产业示范建设项目子项目验收指导等相关工作。

(二)推进乡村集成改革。一是推进强村富民。持续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市397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已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深化低收入农户帮促,跟进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数据。二是推进土地改革。做好农民建房“一件事”审批管理,做好试点镇街复垦项目立项工作。推进承包地管理工作,完成2023年度诸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评材料上报。做好农业标准地建设,挖掘典型案例,诸暨日报实地采访中财田园有限公司农业标准地建设情况。推进二轮延包试点工作,完成实施方案的社会风险评估,编制延包试点调查表,指导浬浦镇、次坞镇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收集2023年新增土地流转镇街信息。

(三)推进美丽乡村迭代。一是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完成城乡提升工程2023年度工作总结,报送城乡提升工程指标预测、重大项目进度、标志性成果及年度工作完成情况。二是推进全域和美建设。迎接“和美越乡”示范片区验收,完成县级未来乡村创建抽查工作。三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做好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年度综合评价绍兴检查迎检工作。督促创建任务抓紧落地完成,加强向上对接,争取我市尽可能多的村通过创建。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第三方人居环境检查问题整改工作。制订四季度部门联合督查方案,抽调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四季度检查。继续推进人居环境“业务素质大提升”行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年度评价,督促农家乐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对外宣传和舆论监督,协助做好浙江新闻频道《垃圾分类看“浙”里》系列访谈,拍摄农村人居环境暗访片第10-12期。做好健康绍兴、健康诸暨迎检和督促工作,针对健康绍兴建设现场督查情况进行问题整改,撰写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