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

2024-04-24 09:1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施行, 2018年12月29日为适应国家机构改革进行第四次修正。2024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2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坚持预防为主  守护职业健康”。

《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每一位劳动者都是我们社会建设的一份子,每一位劳动者也都需要被保护。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构成职业病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要构成《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职业病包括哪些类型?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我国法定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

职业性尘肺病。这是一类由于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肺部疾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等。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这些疾病是由于人体受到过量辐射引起的,包括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等。

职业性化学中毒。这类疾病是由于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包括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物理因素职业病。这些疾病是由于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噪声等引起的,包括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等。

职业性传染病。这类疾病是由于接触病原体引起的,包括炭疽、森林脑炎等。

职业性皮肤病。这些疾病是由于接触过敏原或其他皮肤刺激物引起的,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

职业性眼病。这类疾病是由于接触有害物质或光线引起的,包括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等。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这类疾病是由于接触有害物质或光线引起的,包括噪声聋、铬鼻病等。

职业性肿瘤。这类疾病是由于接触致癌物质引起的,包括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

其他职业病。这类疾病包括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456种:

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可分为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六大类。

粉尘类(52种):包括矽尘、煤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和其他粉尘等。

化学物质类(375种):包括铅、汞、锰、镉、钒、磷、砷、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苯、二氯乙烷、硝基苯、丙烯酰胺等。

物理因素(15种):包括噪声、高温、低气压、高气压、高原低氧、振动、激光、低温、微波、紫外线、红外线、工频电磁场、高频电磁场、超高频电磁场、以上未提及的可导致职业病的其他物理因素。

放射性物质(8种):包括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与其他放射性损伤等。

生物因素(6种):包括艾滋病、伯氏疏螺旋体、炭疽芽孢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以上未提及的可导致职业病的其他生物因素等。

其他因素(3种):包括金属烟、井下不良作业条件、刮研作业。

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除了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更需要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不是为了完成法律义务,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和疑似职业病。

职业病属于工伤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属于工伤。根据《工伤认定办法》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业病相关的救治费用谁来承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若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若用人单位已经破产或倒闭,可以向当地政府医疗保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职业病防治事关每一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劳动者需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用人单位作为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要承担相应责任,做好职业病防护的第一责任人。


来源:健康中国管理系统(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