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药后出现副作用怎么办?
药品副作用即药品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这是药品的固有属性,严格的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能合理使用药品,就能避免或将危害降到最低。
药品的不良反应按其药理作用可以分为三类:
1.A型药品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
2.B型药品不良反应,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1%),死亡率高。主要包括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
3.C型药品不良反应,是A型、B型反应之外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发病机理有些与致癌、致畸以及长期用药后心血管疾病、纤溶系统变化等有关,有些机理不清,尚在探讨之中。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良反应一般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反应,起红疹,小疙瘩等过敏反应,出汗、颤抖等全身性反应。
那么,一旦出现这些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处理呢?
不良反应 | 处置方法 |
便秘 | 增加饮食中纤维的含量;和大量的水*;运动* |
出汗减少 | 避免在阳光下或炎热的环境中工作或运动 |
腹泻 | 喝大量的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应去看医师 |
眩晕 | 避免操纵有潜在危险的设备或驾驶车辆 |
嗜睡 | 避免操纵有潜在危险的设备或驾驶车辆 |
口干 | 吸吮糖果或冰块,或嚼无糖型口香糖 |
鼻子和喉咙发干 | 使用加湿器或雾化器 |
液体潴留(轻度) | 食物中不要放盐;若可能,将腿抬高 |
头痛 | 保持安静;服用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 |
失眠 | 每天提早服用最后一剂药物*;睡前饮用一杯热牛奶;询问医师有关运动的方案 |
发痒 | 经常洗澡或淋浴或湿敷 |
鼻腔充血 | 若需要,使用滴鼻剂 |
心悸(轻度) | 经常休息;避免紧张;不要喝咖啡、茶或可乐;戒烟 |
胃部不适 | 药物与牛奶或食物同服* |
注:*需与医师商量
以上几种都属于轻微的,相对较为常见,通常不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可以自行采取措施处理。当然,如果轻微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长或特别令人烦恼的,应向医师咨询。
如果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与医师联系。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可能对药物过敏,医师或许会让患者使用另一种代替药物。但是,在与医师商量之前,不要擅自停用处方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