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小雨,清凉而湿润。日前,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迎来了远道而来的佳宾,他们是宿迁市宿豫区新四军暨宿北大战研究会的同行们。
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宿豫区新四军暨宿北大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史运扬介绍说,宿豫区位于当年宿北大战的中心区域,现建有宿北大战主题公园。他们正在挖掘、搜集、整理宿北大战的珍贵历史资料,准备编纂宿北大战学术论文、纪念文集和革命回忆文章等,以宣传宿北大战中老战士的感人事迹,弘扬新四军的征战历史和铁军精神。偶然间,在互联网上发现了诸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网站上一篇关于6位金萧老战士的采访报道,得知还有几位健在的参加过宿北大战的老战士,非常兴奋。通过相关途径联系到了诸暨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冯品灿,经过连线确认后,马不停蹄地赶来诸暨。诸暨市新研会冯会长对宿豫区同行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他们为征集资料,不辞辛苦,远道登门拜访的精神所感动。他表示,抗战胜利后,金萧支队随新四军浙东纵队主力北撤后,整编列入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旅。发生在1946年12月的宿北大战,是北撤后第一次经历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全歼了整编国民党第69师计21000多人,三旅在此战斗中伤亡也很大,据统计,有8个连队基本拼光。但经此恶战,磨练了官兵的意志,打出了浙东健儿的威风。当时有首歌是这样唱的:“北上山东打恶仗,浙东纵队有胆量,死打硬拼不退让,刺刀插进敌胸膛”。
会上双方达成共识,结成友好协作单位,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同协作、成果交流,并进行了正式的签约仪式。
在冯会长等的陪同下,宿迁市宿豫区新研会的几位领导在诸暨和庄颐和康复护理院拜访了吴永祥、杨伯成、吴土根、何根仁等四位新四军老战士。95岁高龄的吴永祥同志,已早早地在门口等候,见到来自宿豫的新研会领导,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紧握着手不放。他耳不聋眼不花,思路清晰。他向在场人员讲述了那场刻骨铭心的战斗,他说,“宿北大战是我们北撤后第一次参加的最大的一次战斗,当时我们部队装备不如敌人,采取的是运动战,在穿插中消耗敌人实力,将国民党69师分而歼之。我当时是后勤排长,负责供给保障的。这场战役打得很艰苦,非常惨烈,与我一起从金萧支队走出去的诸暨老乡余富章同志,时任连长,其所在连最后仅剩一个排,他便成了排长。”说完,吴老声音哽咽、眼角溢出了泪水。稍后,他振作精神道“尽管部队伤亡较大,但取得了重大胜利,意义非凡,不仅振奋了士气,更扭转了华东地区的战争局势。”他最后还说,“宿北战役,是不能忘记的历史,衷心地祝愿宿迁人民生活越来越好”。随后宿豫区新研会的领导又一一拜访了杨伯成、吴土根、何根仁三位老战士,由于三位老战士都年近百岁,尽管身体还算硬朗,但记忆已模糊。宿豫区新研会的领导们送上了真诚的祝福,并取了手模,作为宿北大战亲历者的珍贵历史资料予以保存
宿豫和诸暨,虽跨省越区,却在做着同一件事,积极抢救活资料、弘扬英雄情,实现同一个目标——老兵不朽,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