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第四高”——高尿酸血症

2024-06-29 14: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进入夏季,可以吃的东西就多了啤酒、烧烤、小龙虾、海鲜、火锅、麻辣烫!殊不知这几种食物是引起痛风病(高尿酸)的“主力军”。但高尿酸血症是可预防可治疗的,首先就从饮食调整开始。

一、什么是尿酸?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经肝尿酸盐氧化酶分解形成尿囊素由尿中排出。血尿酸是黄嘌呤经过黄嘌呤脱氢酶和黄嘌呤氧化酶的降解最终形成的代谢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血尿酸的参考值范围因检测方法和受检测人群的年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男性为208-428mmol/L,女性为154-357mmol/L。正常状态下,人体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保持着动态平衡,体内尿酸池为1200mg,每天产生尿酸约为750-800mg,排出约500-1000mg,其中1/3从肠道和胆道排泄,2/3经肾脏排泄。然而,当尿酸的生成或排泄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即所谓的高尿酸血症。一旦尿酸水平过高, 就有可能出现痛风发作、肾结石等。

二、尿酸升高的原因和危害

人体血尿酸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性别、年龄、饮食结构(高嘌呤食物)、生活方式(饮水量少、久坐、缺乏运动)、某些药物的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等)、疾病影响(肾脏疾病、高血压性肾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等)。尿酸升高初期常常因为无症状而被忽视,然而其患病率比痛风高10倍。当尿酸的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久而久之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不仅是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和尿酸性肾病最重要的生化基础,而且与多种传统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龄、男性、肥胖、脂代谢紊乱、酗酒等并存,并与多种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衰竭、慢性肾脏疾病等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三、高尿酸的危害

尿酸作为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会导致以下问题:

1.痛风发作:高尿酸会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周围沉积,引发剧烈的关节炎症,这就是俗称的“痛风”,发作时伴有剧烈的关节疼痛,肿胀,发红和移动困难等。

2.肾脏损伤:长期高尿酸会导致肾小管内尿酸盐堆积,使肾小管阻塞,继而引起肾功能损害,严重可致肾结石形成。

3.心血管疾病:高尿酸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四、如何预防高尿酸?

1.饮食调整:限制摄入高嘌呤食物是预防高尿酸的关键。高嘌呤食物包括内脏器官、海鲜、红肉等。应适量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此外,减少饮酒也是降低尿酸水平的重要措施。酒精会增加尿酸的产生和排泄障碍,因此最好限制或避免饮酒。

2.控制体重:肥胖是高尿酸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患高尿酸的风险。减轻体重不仅可以改善代谢功能,还可以减少脂肪组织对尿酸的合成和储存。

3.增加饮水:喝足够的水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尿酸并促进其排泄。建议每天饮用充足的水,保持尿液的充分稀释,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尿酸。

4.规律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身体代谢功能,降低体重和血压,从而有助于预防高尿酸。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5.避免过度用药:某些药物,特别是利尿剂和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检查血尿酸水平。如有需要,可与医生商讨替代药物的选择。

6.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高尿酸和其他相关疾病的迹象。如果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应更加重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增加水分摄入、规律运动、避免过度用药以及定期体检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高尿酸,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