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以来,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三争”目标,坚持“四个大抓”,锚定文旅深度融合新赛道,着力丰富优质文旅供给,强化活动引流赋能,深化营销推广,文旅经济稳中向好,文旅市场活力持续迸发,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根据文旅数智通全域客流监测数据显示,1-6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35.1万人次,同比增长24.24%,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诸暨市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14位。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保持“进”的态势,奋勇争先走前列
一是聚焦考核跃进。深入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起草《2024年诸暨市文商旅体农促融合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发挥文旅深度融合专班统筹协调作用,聚焦关键指标提升,强化任务分解,推动部门协同,推动各项指标争先进位。一季度,诸暨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综合评价居全省第6位。
二是聚焦项目推进。持续丰富完善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加快推进西施故里“一江两岸”、诸暨市文化产业中心、五泄旅游基础设施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等14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截至1-6月,已累计完成投资约36.94亿元,完成率76.61%。其中,市文化产业中心投资建设项目列入“千项万亿”项目清单,西施故里“一江两岸”、诸暨市文化产业中心等2只省文化和旅游“双百”在建实施类项目完成投资3.18亿元,完成率90.79%。
三是聚焦市场并进。坚持文商旅促融合发展思路,推动“活动+”“体育+”“音乐+”“演艺+”,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充分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先后举办2023“好美诸暨 好戏连台”我们的村晚系列活动、“龙腾诸暨·诸事大吉”2024元宵系列活动、2024西施文化系列活动等一批爆款活动,开展“诸暨国有景区免费游”“绍甬旅游惠民季”,签订2024年诸暨·遂昌“山海协作”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协议。修订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条款,明确旅游社带团过夜游、景区夜游项目、旅游直通车、酒店会务团等奖补举措,预计半年度累计兑现资金800余万元。今年节假日期间我市过夜游人次、增速都居全省和绍兴市前列,1-6月,全市累计接待过夜游客405.56万人次,同比增长32.36%,增速排名浙江省第9位,诸暨过夜游相关经验被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绍兴市府办等上级部门采用,获绍兴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二)强化“优”的质效,共建共享促提升
一是深耕文化惠民。持续开展“聚美诸暨 共享共富”公共文化系列活动,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0个、城市书房1家和文化驿站1家,深入实施“三送一走”、文艺赋美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开展送戏、送演出下乡200余场,送书下乡1.6万册、送展览下乡120余场、电影下乡2800余场、文化走亲3次,累计完成周末剧场文化惠民演出29场,组织演出、展览、器乐等各类文艺赋美活动1400余场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开设“市民学堂”公益培训,培训人次超11000人。
二是深耕文艺精品。精心打磨戏剧小品《枫桥是座桥》,借势借力省内专家平台进行专业指导,开展2轮剧本优化修改,并完成2024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申报。诸暨西路乱弹小戏《三张菜单》成功入围浙江省第十二届群众戏曲小戏大赛复赛。创排新戏《白兔记》,筹备创作4首绍兴群众音乐大赛参赛歌曲作品,争取参加全省群众音乐大赛。推出“型秀自我 艺展四季”百姓大舞台,进一步激发全民参与文艺创作热情,助力全民艺术普及。
三是深耕全民阅读。持续建强阅读阵地,逐步完善阅读网络,新增“浣江书房·文明实践中心馆”及诸暨市浣东消防救援站等8家图书流通站,上半年共配送图书4000余册。完成16家浣江书房有声读书宣传牌、有声阅读借阅等智慧化改造,为读者提供免费听书服务。今年1-6月,诸暨市图书馆总服务人数超180余万人次,累计接待读者约64万人次,数字资源访问量46.20万次,数字资源下载量4.91万次。诸暨市图书馆获评2022-2023年度浙江省朗诵协会优秀团体单位、绍兴市2023年度示范社科普及基地。上半年,积极开展“图书馆过大年”春节期间线上线下活动、“耕读传家 共富乡村”——诸暨市图书馆亲子诵读秀暨FM98.2第八季童声读书会复赛、“图书馆之夜”、诸图云展等各类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248场,“阅读·越美”公益讲座、“弘古书香”古籍保护实践公益课、云讲坛等讲座、展览、培训131场,持续擦亮“书香暨阳”阅读品牌。
四是深耕旅游提质。通过硬配套、软服务两手发力,着力提升优质文旅服务水平。推进梅西旅游驿站等3只驿站创建省等级旅游驿站,评选出2023年度精品游步道4条,全市目前已累计评出精品游步道18条,2023年度运维管理和精品奖励资金达145.4万元。相继完成五泄风景区、西施故里旅游区、米果果小镇等3个4A级旅游景区年度复核及汤江岩风景区、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裕昌号民间艺术馆等3个3A级旅游景区年度复核工作,做好珍珠小镇4A景区提升工作。开展诸暨市“导游服务提升年”活动,先后组织“全民讲诸暨”宣传活动、“全民讲诸暨”金牌导游(讲解员)培训、5·19中国旅游日游“暨”文旅志愿服务队活动等系列活动,其中“全民讲诸暨”宣传活动期间,积极调动200余名旅游从业人员及网络达人参与,评选获奖人员43位,获浙江新闻、美丽浙江等官方媒体宣传推广,全新展现诸暨文旅工作者良好形象。
五是深耕转化利用。深入推进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建设,创成“同山烧酒”“西施团圆饼”等2家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1-6月份,我市24家非遗工坊销售总额超30亿元,已逐步形成“一镇一工坊”格局。先后开展“春禧浣江”“元宵踩街”“南孟文化节”“5·18国际博物馆日”“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学堂”“爱心‘食’光里的非遗留声机”等非遗活动70余场,“红领巾寻访红色印记”“寻找时光的印记·聆听文明的声音”“龙吟凤鸣”古琴雅集等各类研学活动29场,承办“西施杯”2024浙江非遗年俗短视频大赛,策划并推出“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展,制作并发布诸暨非遗形象片《瑰宝》,持续打响诸暨非遗品牌。举办和引进铮铮越吟系列展“大越遗珍——越国历史文化展”“百龙献瑞——诸暨龙文化艺术展”等线下陈列展览、线上云展览23个,流动展览下乡9场,推出原创少儿春晚语言类节目《如果文物会说话》《寻博诸暨》宣传短片。创成诸暨市古建筑营造技艺展示馆、天使之泪珍珠文化体验馆等2家浙江省乡村博物馆。诸暨市博物馆获评绍兴市2023年度示范社科普及基地、第三批绍兴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三)展现“新”的形象,营销推广树品牌
一是坚持“走出去”。锚定长三角客源地市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等重点地区开展诸暨文旅宣传推广,赴香港开展诸暨市(香港)招商、文旅推介会;以“多元推介+苎萝市集+互动体验”的形式,赴上海成功开展“遇见西施 遇见美”2024诸暨文商旅农长三角推介活动,受到人民网视频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中国发展网等多家省内外媒体关注报道。围绕重大活动,与杭州地铁、杭金衢高速服务区、上海南京路、上海虹桥高铁站、FM90.7杭州音乐广播等开展广泛合作,进行“跟着西施游诸暨”主题形象投放。
二是坚持“请进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唱响诸暨文旅好声音。联合MCN机构无忧传媒,联动西施音乐节、“情定西施故里 爱在浣纱江畔”系列活动、世界珍珠大会等活动,邀请维多利亚夫妇等50余名网红达人、文旅博主来诸,深入西施故里、五泄、珍珠小镇、东白湖等多个旅游点位进行体验式营销,打造具有诸暨特色、高辨识度的文旅营销活动,扩大诸暨文旅品牌声量。联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开展《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走进诸暨专题拍摄,目前已完成沉鱼之美、越女倾国、墨梅清气、南孟尚贤四集拍摄。
(四)守牢“稳”的底线,强化管理增动能
一是抓好遗产保护。成立诸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召开工作部署启动会,稳步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快推进实施安华丰江周周氏宗祠修缮工程等12文物保护工程(含历史文化陈列展示工程),诸暨市文物建筑白蚁监测预防处置项目通过省文物局文物安全应用场景建设“揭榜挂帅”试点项目验收。持续完善各级非遗项目名录及非遗传承人保护体系,新增古琴艺术等第十批诸暨市非遗代表性项目20项,新增金蔚等第九批诸暨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7人,完成第八批绍兴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地方文献和古籍数字化,目前已完成馆藏古籍数字化制作25种、196册。开展文物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上半年以来共出动489人次,累计发现并整改文物安全隐患394条。配合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S211桐乡至洞头公路(绍大线)诸暨段改建工程和牌头镇斗岩村23-01地块等34个地块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目前已完成22个地块的考古前置工作。
二是抓好行业监管。不断发挥旅游专委办统筹牵总作用,以联合检查、“双随机”抽查、市旅游专委办督查等形式多样,常态化守牢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底线,为护航重大节假日与大型文旅活动提供坚实保障。在“浙江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指数”6月考核中诸暨市居全省第9、绍兴第1,较去年明显提升。上半年以来,紧盯行业关键领域,狠抓隐患排查,结合“五督查五深化”、文旅领域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整治工作,共组织9部门开展各类联合安全督查13次,检查文旅企业443家,全面摸排并整改销号各类问题隐患187个。以开展全市文化、广电、旅游领域“安全生产月”主题培训演练活动为带动,通过培训、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参照省安委会安全管理规范,修订完善《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明确旅游休闲运动新业态项目属地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的“四方责任”,推动我市文旅新业态健康有序运营。深入开展非法卫设施设备整治,采用无人机自动抓取识别技术,摸排暨阳街道、陶朱街道等行政区域约170平方公里内的隐蔽非法地卫设备,完成第一轮集中整治。组织普法、反诈、文明旅游等各类宣传活动3场,发放宣传品共计4000余份,拍摄“校外艺术类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第一课”视频,策划制作“抵制低价游”公益宣传视频,积极引导市民、游客提升普法意识。
三是抓好队伍建设。围绕“三支队伍”建设要求,抓好文广旅高水平行业人才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推荐22位诸暨非遗人才作为“绍兴非遗讲堂”师资力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牡琴(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诸暨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璋仁(木雕)入选绍兴市首批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择优选择我市导游队伍人才,组建“游暨”文旅志愿服务队,参与“5.19中国旅游日”、西施音乐节等重大活动,为游客乐迷们开展志愿讲解服务,惠及5000余名游客乐迷,展现诸暨文旅人风采;抓好年轻干部队伍梯队培养,计划新招引文博、图书、行政执法等专业人才5名(其中研究生2名)。通过上挂下派、专业培训、重点岗位压担等多种方式,促使年轻干部的迅速成长。上半年,新选拔7名年轻干部担任中层职务。
四是抓好廉政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深化理论武装、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正风肃纪。出台《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计划》《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等文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违纪违法典型通报案例,组织班子领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中共诸暨一大会址纪念馆现场学习、邀请专家辅导等多种形式 学习活动,每位同志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每位班子成员到下属单位上廉政党课,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折不扣抓好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出台整改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4个方面、13个问题、72条措施及一系列制度,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紧盯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巩固上半年工作成效,继续保持巩固第一梯队优势,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重点在以下几方面精准发力:
(一)凝心聚力增动能
一是聚力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紧盯重大文旅项目投资、接待过夜游客人次、文旅产业发展、文旅爆款打造等核心指标,加强分析研判,推动工作协同,保持争先进位态势。进一步发挥文旅深度融合化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完善《2024年诸暨市文商旅体农促融合工作方案》,凝聚全市文旅高质量发展合力。
二是聚力项目推进。加快推进西施故里“一江两岸”、诸暨市文化产业中心、五泄旅游基础设施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等14只重点文旅项目、2只文化和旅游“双百”项目、1只“千项万亿”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全年完成投资额59亿元以上,持续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增强市场动能。
三是聚力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县(市、区)、全省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建设试点、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等3项重大改革试点建设,探索诸暨县域实践新路径。在两项广电试点建设中,重点是创新应用场景,拓展“智慧广电+”乡村治理新路径,以“3大服务体系+7大应用场景+N种业务项目”为框架,延伸宣传、服务触角,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让乡村群众享受到智慧广电带来的“红利”。加快推进应急广播体系深化建设项目(社区部分)实施,制订完成《融媒体基层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和《应急广播体系管理与服务规范》等相关规范。加快推进综合展示平台建设,完善线上展示页内容,综合集成展现诸暨智慧广电改革标志性成果,做好试点验收准备;在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中,组织开展古琴艺术等8个项目申报第八批绍兴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持续推进各级非遗工坊提升建设,全年推出非遗文创产品15件(套)以上,推动“文创、研学、演艺、展销”等业态联动,共同构建非遗产品链、品牌链和营销链。同时,立足传统节日、重要活动,策划开展非遗学堂暑期特辑、金石传拓研学活动、“榫卯的魅力”木工技艺体验系列活动、公益鉴宝等活动,打造具有辨识度的非遗品牌。
(二)精准发力促提升
一是深化文化惠民。常态化做好273个文化圈、24家书房和2家驿站的日常运维管理,提升市、镇、村三级文化阵地利用水平。深入开展“三送一走”文化惠民活动,不断丰富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优质文化供给,确保顺利完成全年文化下乡(送戏、送展览)100场、送书下乡2.5万册、送电影下乡7200余场、文化走亲10次以上等计划任务。结合全民艺术普及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文艺赋美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型秀自我 艺展四季”百姓大舞台、“舞动诸暨”舞蹈大赛、“梦想诸暨”才艺秀、“唱响诸暨”歌手大赛、“诸艺少年”艺术大赛、群文诗歌创作大赛等赛事系列活动以及“潮涌浣江”系列展览活动和“市民学堂”等各类培训活动,高质量办好2024“好美诸暨 好戏连台”我们的村晚系列活动,进一步助力精神文明高地建设。
二是深化旅游提质。以示范创建带动文旅行业品质提升,指导希尔顿酒店培育创建绿色饭店,培育浙江省等级民宿2家,指导推进枫桥镇、姚江镇创建省4A级景区镇,培育十里坪村、十四都村等2家省金3A级景区村。制定出台《诸暨市A级旅游景区管理办法》,制度化提升A级景区管理工作,推动我市16家A级旅游景区提质增效。推动导游人才队伍提升,开设精品导游培训课程,深化拓展导游人才素质提升形式。深化东白湖生态旅游区、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果,推动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生态游步道运维管理考核,委托第三方开展年度集中巡查,压实镇街运维管理主体责任。
(三)借势借力展形象
一是强化营销推广。以全域“四季游”系列活动为抓手,调动全市资源要素整合,举办西施游园活动等特色活动,主动融入第五届“江南吃货节”等大型活动平台,吸引外来年轻游客来诸文旅消费,进一步促亮点、引爆点、增流量。用好抖音、小红书、携程等平台,以及短视频、网红达人等多元化营销手段,加强差异化、个性化文旅宣传,提高西施IP辨识度,持续引流、聚流、汇流,打响“西施故里 好美诸暨”城市品牌。
二是强化政策赋能。把握暑期、中秋、国庆等文旅市场趋势,加强政策引导,持续提升引流效应。执行落实2024年诸暨·遂昌“山海协作”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协议,推动诸遂两地游客互送、客流互引。落实兑现各级文旅市场主体奖补政策等系列举措,做好文旅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条款解读、宣传工作。以政策为指引,发挥好激励引导作用,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培育工作,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各类文旅市场主体活力。
(四)持续用力强基础
一是抓好文脉赓续。深入推进诸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1015处第三次普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其他新发现文物的实地复核、调查工作,全面摸清“家底”。加快推进完成12只诸暨市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摸排2025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项资金项目清单。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扎实推进文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组织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和安全培训,切实守牢文物安全底线、红线。指导有关乡镇、部门重点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先考古、后建设”等考古前置工作。
二是抓好行业监管。常态化抓好全市文旅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围绕暑假、中秋、国庆等旅游旺季,加强文旅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确保我市文旅行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继续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与非法卫星整治相关工作,保障行业安全。
三是抓好队伍建设。结合“三支队伍”建设要求,持续抓好文广旅高水平行业人才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好“诸才有你,乐游古越”文旅助力高层次人才服务项目,深化行业人才培养,抓好导游队伍提升,优化非遗传承人队伍结构,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综合能力。重点针对专业人才紧缺岗位拟定人才招录计划。制定《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方案》和《年轻干部跟岗锻炼办法》,重点针对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开展多途径,全方位培养,促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
四是抓好党风廉政。扎实推进学习教育,认真学习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通报案例等精神,加强退休党员干部教育,通过线上学、上门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提醒,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教育党员干部切实守好纪律“底线”。落实“一岗双责”,加强督促检查、谈心谈话,抓好内部审计。做好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后半篇”文章,强化内部自查督查巩固整改成果,开展好巡察“回头看”,督促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坚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防止反弹回潮,确保常态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