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588418/2024-158910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
公开日期: 2024-07-26
主办单位: 市文广旅游局

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26 浏览次数: 字体:[ ]

叶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农文旅多轮驱动,助力乡村振兴梦》的提案(第12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作为一个新兴旅游大镇,近年来,东白湖积极推进文商旅农融合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汽车自驾游基地等荣誉称号;先后为省运会自行车比赛、省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提供场地;成功创建千柱屋景区和裕昌号民间艺术馆2个3A级景区、浙江省金宿爱吾庐民宿1家,并积极打造了民俗博物馆、樱花里主题乐园、星川浅野露营基地、斯舜梅园等一批业态,定期举办茶文化活动、香榧文化活动、东白山七夕活动等一批旅游活动。有关情况如下:

(一)强化政策支撑。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先后就东白湖在文旅活动举办、游步道建设、景区及景区镇创建等方面进行了奖补,鼓励乡镇结合自身优势,整合特色资源推进文旅农等深度融合工作。发布《东白湖镇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计划》、《斯宅村专项招商政策》等文件,对斯宅等先行村创建工作进行旅游规划、科学引领,明确斯宅村以古韵斯宅为特色,以于斯为盛为主题,以“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为核心的旅游定位,形成“一溪、两廊、五区、十点”旅游规划布局,创新实施“乡村运营公司+职业经理人合作+村集体”模式,优化村内干部队伍,成立斯宅村乡村旅游领导小组;村集体成立诸暨市千柱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重组千柱屋管理小组,并与诸暨市本地旅游类企业联合成立强村公司,招聘专业人才10余人驻守斯宅,全村实现景区规范化运行。

(二)加深产旅融合。通过深度挖掘古建筑群、私塾书院等一批文化载体,重点开发千柱屋、裕昌号民间艺术馆等一批文化主题景区,切实打造主题民宿、剧本杀、下午茶等一批文旅业态,扎实配套了德心书屋、上林学社等一批文化型基础设施,开展了斯宅国学研学季、高校联盟教学实践等系列活动,做足了张爱玲文章,做透了古建文化、耕读文化。通过组建强村公司“诸暨市於斯为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整合现有门票销售资源,联动开发“斯宅有礼”等30余款农文创产品;陆续招引项目业态20余个,异乡记高端民宿、德心书院、上林学社、“斯宅依旧”剧本杀项目在口碑和经济上取得了双赢。围绕香榧、茶叶、板栗、竹笋等产业,开发了高山茶、石笕茶、龙门顶茶叶、西施美人越红工夫茶、斯宅菜籽油、斯宅名茶、斯民香榧、斯乡黄桃等系列产品,其中“越红功夫茶”为中国十大红茶之一,“西施石笕茶”为诸暨市级区域公用品牌。

(三)促进宣传推广。聚焦赏花问茶、耕读传家、乡村共富等主题,东白湖先后组织“西施石笕开采节暨中国茶叶技师峰会”“斯宅村第二届油菜花节暨国际山水茶席大赛”“‘鹊梦千年 爱在斯宅’七夕文化旅游节”“‘香满斯宅 榧尝不可’香榧文化旅游节”及梅花节等一批活动,将现代农业、文旅产业、历史文化、数字化运营等有形载体与党建联建、产业共富、邻里自治等斯宅发展内涵价值充分融合,进一步扩大东白湖农文旅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真正推动村民、企业、集体共同增收增效。集聚海内外关心发展朋友的财智,倾力打造《盛斯华章》MV,《斯民小学》记录电影、《斯宅记忆》手绘画册、《认识诗经里的植物》教科书等“五个一”精品工程,开发“古韵斯宅”微信小程序,推广斯宅石笕茶、斯乡食记等公共区域品牌2个,斯民香榧、斯宅高粽、斯宅石笕茶等多种产品广受欢迎。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你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深挖东白湖镇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特色资源,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IP。持续做深“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农产品品牌、旅游线路品牌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品牌,举办七夕文化、民俗表演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通过“庄园下乡”加大东白湖镇的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让游客亲身体验农耕文化。同时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共富工坊、实地考察等方式,提升本地居民在农业技术、旅游管理、文化创意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7月25日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