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588418/2024-158916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
公开日期: 2024-07-26
主办单位: 市文广旅游局

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4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26 浏览次数: 字体:[ ]

占志锋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西施精神文脉的宣传》的提案(第14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抢抓文商旅融合发展新风口,用“西施”IP赋能文旅发展,通过文脉赓续、项目赋能、平台助力等途径,积极做好西施文化的研究阐发、普及推广、品牌打造等工作,着力讲好西施故事,将诸暨打造成为西施文化旅游集聚地、长三角美丽经济首选地。有关情况如下:

(一)文脉赓续,留住传统文化底色。从学术研讨到撰书编曲,我市政府部门、学术界、民间学者积极参与到西施文化的研究整理和创作中。成立了“中国西施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了“西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等多次影响较大的全国性西施文化研究活动;“西施传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西施故里古迹群成功申报为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西施传说”入选首批20项“浙江文化印记”和浙江省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恢复了苎萝山、白鱼潭等一批西施传说相关的古地名。“西施传说”非遗记录工作与保护研究项目(首批全国两个工作试点之一)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验收;汇编出版了《西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果汇编》等系列西施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2020年启动编撰“印象·西施”丛书(共七辑),目前已完成;2022年“西施传说”作为文化基因解码的重点文化元素之一,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优秀解码项目”,西施文化被列入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

(二)项目赋能,深化西施精神展示。启动西施故里“一江两岸”文化旅游项目,重点完成了景区东片区改造提升,完善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建筑、道路、山体等全区域智慧夜游灯光秀项目。优化名媛馆功能布局,更新设施设备、创新展陈方式,打造浣溪纱等14个游览项目,丰富沉浸式游览新体验,把日间文旅游览延伸至夜间。丰富优质旅游演艺产品供给,落地原创演艺秀《梦寻西施》、舞剧《西施》及《遇见西施》浣纱江夜游项目。如《遇见西施》浣纱江夜游项目开设全长6.6公里的夜游航线,开行光影游船专列,设计5大主题、8个演艺场景、16场水幕光影秀,有效串联西施故里景区与飨街、浣江公园、青悦城商圈等景观点,打造水上城市会客厅。自去年11月开业以来火爆出圈,周边游客慕名而来。

(三)平台助力,打造文化形象特色。围绕“西施故里 好美诸暨”城市品牌口号,借力线上新媒体平台和线下活动平台,积极推进西施文化品牌打造,提升知名度。通过“西施+体育”“西施+音乐”“西施+美食”等,先后打造了中国·西施文化节、杭州西湖•诸暨西施故里荷花会、西施马拉松、西子嘉年华、西施音乐节等活动品牌。今年5月,2024西施音乐节以“高质量阵容、高创新度玩法、高性价比门票、高集成度场景”再次破圈出新,“独创玩法+深度互动”破除同质化困境,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5万游客,其中,绍兴市外乐迷数达71.2%,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线上平台“西施音乐节”相关热词曝光量破2亿,打造了一场传递青春能量、释放青春活力的音乐盛宴。近年来,我市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旅游商贸局签订杭州西湖—诸暨西施友好合作协议,建立旅游合作机制,不断推动“跟着西施游诸暨”等城市文旅形象进地铁、进高速、进电台宣传。先后举办“诗画浙江·百县千碗”西施家宴评选活动、“情人眼里出西施 心动诸暨”活动、“遇见西施遇见美”香港文旅推介会、第三届全球宿博会文旅推介、“遇见西施遇见美”2024诸暨文商旅农长三角推介活动等,不断提升西施文化IP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你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西施文化研究和内涵挖掘,持续推进西施故里“一江两岸”文化旅游项目,通过景区扩建、景观带打造、业态提升等途径,加强西施故里的资源梳理、市场转化和品牌宣传;以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为导向,打响西施文化系列活动、西施音乐节等一批以“西施文化IP”为主题的品牌活动;探索建立杭州、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跨区域合作机制,努力实现资源互通、活动共办、营销共推、成果共享,做好西施文化IP这篇大文章,持续擦亮西施金名片,讲好诸暨故事。



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7月25日

承办人姓名:石飞

联系电话:0575-88790523

全文下载:诸文广旅〔2024〕49号关于政协诸暨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44号提案的答复.pdf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