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002004/2024-158946 |
发布机构: | 市教体局 |
公开日期: | 2024-07-29 |
主办单位: |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 |
诸暨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诸暨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9号建议的答复
马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诸暨篮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第3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推进全市体育场馆提档升级
坚持政府、社会“双轮驱动”,积极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聚力构建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着力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体育保障体系。近年来,依托省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民生实事工程、省体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等载体,系统推进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广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等项目建设,通过逐年新建、改造升级、增配灯光等措施,目前已建成体育场地5133个,实现村(社区)公共灯光体育设施100%全覆盖。投资10个亿的诸暨市篮球中心正在按计划建造当中,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内单体规模最大,整体规模全国前十的顶级篮球中心。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办体育新模式。如大唐街道杨家楼村村民出资1.5亿元建设800座规模的村级篮球馆;五泄社区以“共富”为目标,探索村级经济办体育模式,6村(社区)投入1500万元联建五泄镇文体中心;店口镇何家山头村投资1700万元建成村级文体中心。目前,我市已拥有由企业或者个人出资建成的体育场地200余个。目前,全市2251片篮球场的数量仍保持着“拥有标准篮球场最多”的县级市纪录。
二、积极培育篮球专业人才
近年来,引导篮球协会不断向基层拓展延伸,健全网络、壮大组织。目前全市已成立17个镇级篮球协会,力争到2025年,全市镇级篮球协会全覆盖。全市已有篮球裁判员937名,拥有篮球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余名。但裁判员队伍水平确实参差不齐,存在问题不少。如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国家一级裁判员数量较少、部分裁判临场执裁经验较缺乏等。接下来,市教体局会充分发挥教体融合的优势,在学校年轻的体育教师中物色、培养篮球裁判;对接省篮协,输送一批青年骨干裁判外出培训,执裁省级赛事;出台奖励制度,对获得国家一级、国际级裁判进行奖励;引进高水平专业篮球教练,夯实后备人才培养基础;引进全国级、省级篮球赛事,进一步推动篮球文化融入城市发展,持续擦亮“篮球城市”金名片。
三、不断丰富群众篮球赛事活动
诸暨市篮球联赛已举办十九届,累计参与运动员超过2万人次,观众250万人次以上,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的球员构成、参赛主体、办赛定位,积极探索创新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近年来,相继举办了“村BA”、“市BA”、“才BA”、全市“幸福家庭”三人制篮球联赛等十余项新型赛事活动,2024年在成功举办第二届“村BA”联赛的基础上,举办“村BA”全明星周末活动,邀请浙江省稠州银行青年队与村BA明星队比赛。使篮球赛事活动能更精准聚焦新人群、新场景、新趋势,进一步充实篮球赛事体系,为我市篮球运动注入新活力。
四、进一步打响篮球城市品牌
深化体教融合,推动篮球课程向幼儿园延伸,扩展篮球运动的普及面。以新建的篮球中心为载体,深化与中国篮协的合作,积极导入深蓝体育顶级资源,积极申办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国内国际顶级篮球赛事。加大社会化运作力度,积极支持市场主体在赛事服务、技能培训、青训体系等方面创新发展,做大篮球产业规模。